1. 首頁
  2. 大牛說
  3. 關稅下調和股比放開,誰是這兩個政策的受益者?

關稅下調和股比放開,誰是這兩個政策的受益者?

11月9日,外交部網站刊發(fā)了 《中美元首會晤達成多方面重要共識,同意共同努力推動兩國關系取得更大發(fā)展》一文。 文中有兩項政策與汽車相關,一項是中方逐步適當降低汽車關稅;另一項是2018年6月前在自貿試驗區(qū)范圍內開展放開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試點工作。

這一消息出來后,不斷有人向筆者發(fā)問:這兩個政策將對中國汽車產業(yè)帶來怎樣的影響?在這里我略作回答。

第一項政策:適當降低汽車關稅。盡管目前不知道下調比例多少,但可以預測的是,這一政策對進口汽車市場影響不會太小。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一輛進口車要繳三個稅種:關稅、消費稅、增值稅,其中關稅稅率25%,消費稅稅率因排氣量不同,從1%—40%不等,增值稅稅率17%。以一輛從德國進口的4.4升寶馬X6為例,假設到岸價為50萬元,上完這三種稅,總的進口成本就會達到121.8萬元。這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三種稅中,關稅是基礎的稅,其它兩個稅是依次隨后征收,如果關稅調整5%,那最終進口成本的降低就遠不止5%了!

這一政策如果出臺,最受益的首先是普通消費者。從今天開始,買進口車的消費者大可持幣待購,等著進口車降價吧!其次是跨國汽車公司,從長期看,這一政策會提升進口車的競爭力,近兩年來,中國進口汽車總量一直在100萬輛左右,如果關稅下降,毫無疑問會有一定的增長。當然從短期看,跨國汽車公司與其進口車經銷商會受到一定影響,特別是已經報關的庫存車可能要折價銷售,經受一定程度的損失。

有受益者,就有受損者。誰是受損者?肯定是國產車。中國汽車市場按價格從高往低排序,依次是進口車、合資車、自主品牌車,進口車價格往下壓,合資車、自主品牌車肯定也得往下探,好在進口車在總量中占比較小,只有4%左右,加上合資車、自主品牌車質量不斷提升,性價比不斷提高,抗擠壓能力很強,因此從整體上看,影響也不會太大。

第二項政策:在自貿試驗區(qū)放開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毫無疑問,這項政策最大的受益者是跨國汽車公司,可以預見,從現在開始,絕大多數跨國汽車公司都會開始緊張地籌備在自貿區(qū)新設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事宜。

在傳統(tǒng)燃油汽車市場,盡管這些年來,自主品牌有很大的進步,但從總體上看,中國汽車市場的主導者是合資企業(yè),最大的受益者是跨國汽車公司。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下一步會不會重蹈傳統(tǒng)燃油汽車市場的覆轍?現在還不好預測,但憑個人的感覺,股比如果放開,概率還是很大的。

我認為,在這種情勢下,政府有關部門的當務之急是:在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的同時,加快對內開放的速度!回首中國汽車產業(yè)過去三十多年來的發(fā)展,最大的一個失誤可以說是:“對外開放過度,對內開放不足”,如果我們當初在大幅度引進外資的同時,加大對內開放的力度,可能就遠不止長城、吉利奇瑞、比亞迪這幾個叫得響的自主品牌了,中國汽車產業(yè)的格局也可能會大不一樣!我想現在是加快給以互聯網公司為主的造車新勢力發(fā)放牌照的時候了!

最后,我還要強調的一點是,長期主要依靠分享合資公司利潤過日子的幾大國有汽車集團應該警醒起來,新能源汽車股比放開可能只是個前奏,下一步可能就要輪到傳統(tǒng)燃油汽車合資企業(yè)了,因此,必須加快自主品牌發(fā)展步伐,否則,十年后的日子不堪設想!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老孫論車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kol/58345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63
  •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
新聞推薦
大牛作者

老孫論車

中國汽車行業(yè)著名跨界人士、中德諾浩CEO孫勇,將集汽車媒體、汽車企業(yè)和汽車教育三個領域的跨界高管經驗,以獨特的視角為您“直言汽車時弊、前瞻產業(yè)商機”。

  • 92
    文章
  • 5362
    獲贊
閱讀更多文章
熱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