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大牛說
  3. 一種將小區(qū)充電能力提高20倍的充電方案:分布式共享充電樁

一種將小區(qū)充電能力提高20倍的充電方案:分布式共享充電樁

目前電動汽車充電樁主要分為公共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而私人電動汽車車主為了緩解“里程焦慮”更希望在居住地能建私人充電樁。但要在小區(qū)建私人充電樁也是困難重重,首先要有產權車位或者長租車位,另外需要小區(qū)物管同意,再經電網公司勘查符合安裝條件,而后才可以布線安裝充電樁。而小區(qū)物業(yè)主要擔心小區(qū)自配的電容量不能滿足未來增加的電動車充電需求,給物業(yè)管理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例如某住宅小區(qū)配電箱可供用于電動車充電的負荷容量只有20kw的容載,那么電動車主申請安裝10kw的私人充電樁,就只能滿足兩輛電動車,以后若是有購買電動車的業(yè)主再想安裝私人充電樁則需要對配電進行擴容改造才行了。

但如果該住宅小區(qū)絕大部分的車輛在當天18點至第二天7點前都處于停止狀態(tài),則該小區(qū)在此時段可供充電量為20kw*14h=280kwh。而據統(tǒng)計90%的私家車每天行駛里程都在40公里內,以電動車電池容量40kwh算,掉電一半就充電,20kwh約可行駛120公里,即三天充一次電,那么280kwh/20kwh*3天=42輛,如此一個僅20kw配電容載的小區(qū)車庫其實可以滿足42輛電動車日常的充電電量需求,如果電池續(xù)航比更大則覆蓋數量更多。如此可見,在配電容量不是很充足的車庫安裝私人充電樁是對有效資源的極大浪費。

如何才能對車庫現有配電容載進行充分利用呢?其實只要對原有配電設施和充電終端進行改造,加入分布式智能控制模塊,而車主將電動車連接上分布式共享充電終端,利用移動app在云平臺對充電樁進行申請使用就可以了。

如:電動車車主晚上19點回家將車停好,將共享式充電樁連接上電動車,該電動車的電池管理系統(tǒng)立即與云調控平臺進行數據交換,電動車的可充電量和充電時間等數據即可顯示在移動端的app上,車主打開app查看該分布式共享充電樁可使用配額,app顯示當晚19點至第二天早上7點時段可以充電不超過20kw,車主同意該充電合約則電動車在合約時段以內進行充電,充電完成在車主賬戶結算費用。

當多輛電動車均提出充電請求時,則可在合約時段內通過云調控系統(tǒng)根據接入電動車的使用習慣以及大數據分析優(yōu)化充電方案,以盡可能多的滿足大多數用戶,對有大充電量或想提前充滿電需求的用戶,可收取額外的費用。

這樣,不管充電樁安裝在小區(qū)車庫哪個位置,都可以從總量上控制充電負荷不超過最大容載,并且充電位置可以隨機分布,充分利用小區(qū)已有資源,便于管理。利用云平臺及app完成充電任務分配和支付管理,可以獲得靈活的價格模式和用電時段控制。

另外,一個分布式共享充電樁的充電線如果能夠覆蓋到相鄰3-4個車位的話,在充電樁建設初期即可使一個充電樁增加3-4倍的輻射效應,一個1000車位的車庫即只需要不到300個充電終端就可實現全車位覆蓋,以小投入就可換來極高的社會經濟效益。

因此,未來在電動乘用車保有量不斷增大的情況下,如果在小區(qū)大量安裝私人自有充電樁或辦公商業(yè)車庫安裝普通充電樁的話,不僅配置效率極大浪費,充放電不能有序控制,并且以后如果想接入V2G系統(tǒng)還會面臨二次改造。而結合V2G模式,則可為充電樁營運的盈利模式帶來極大的便利。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如是無非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kol/47062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63
  •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
新聞推薦
熱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