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
  3. 政策
  4. 《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規(guī)定(《草案》)》發(fā)布 未進入目錄的電動車禁止銷售和上路

《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規(guī)定(《草案》)》發(fā)布 未進入目錄的電動車禁止銷售和上路

7月28日,北京市政務門戶網(wǎng)站“首都之窗”發(fā)布《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規(guī)定(《草案》)》(下稱草案)?!恫莅浮芬?guī)定,未來擬實施產品目錄制度,未進入目錄的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不得在北京銷售和登記;電動滑板車、獨輪車、自平衡車等器械、設備不得上道路行駛。

據(jù)《草案》規(guī)定,非下肢殘疾的人不得駕駛殘疾人機動車,因此打著殘疾人機動車生產銷售的低速電動車在北京沒有合法上路的權利。不過關于老年代步車的治理意見,北京交管局目前正在研究。

《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時間為:2017年7月28日至2017年8月26日。

以下為《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規(guī)定(草案送審稿)》原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目的和依據(jù))

為了加強非機動車管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暢通,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guī),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適用范圍)

本市行政區(qū)域內非機動車的生產、銷售、登記、通行以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規(guī)定。

本規(guī)定所稱的非機動車包括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人力三輪車、畜力車等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的非機動車。

第三條 (職責分工)

本規(guī)定由市和區(qū)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相關部門分別負責以下工作:

(一)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負責非機動車生產領域產品質量的監(jiān)督管理。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非機動車銷售的監(jiān)督管理。

(三)公安部門負責非機動車登記和道路通行管理。

(四)交通行政管理部門負責非機動車道路、公共停車區(qū)域等有關公共交通設施的規(guī)劃建設與完善,規(guī)范自行車行業(yè)的發(fā)展。

(五)城市管理執(zhí)法部門負責對非機動車非法占道停放、廢棄車輛清理的監(jiān)督管理。

(六)環(huán)境保護部門負責對非機動車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置實施監(jiān)督管理。

經信、財政、民政、旅游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開展非機動車管理相關工作。殘疾人聯(lián)合會等社會團體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和政府的委托協(xié)助開展相關管理工作。

非機動車行業(yè)協(xié)會應當對非機動車生產、銷售開展指導與服務工作,加強行業(yè)自律。

第四條 (非機動車政策)

本市鼓勵使用非機動車出行,鼓勵企業(yè)以商業(yè)運作模式提供自行車出行服務,暫不發(fā)展共享電動自行車。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公共自行車及其網(wǎng)點建設的方式完善本市公共交通出行體系,為緩解擁堵、減少污染、方便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第五條 (非機動車出行便利)

市發(fā)展改革、規(guī)劃、交通行政部門在規(guī)劃、建設道路、公共交通樞紐、公共交通站點等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時,應當統(tǒng)籌考慮非機動車通行、停放等問題。

具備條件的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應當根據(jù)需要建設非機動車停車場地。居民住宅區(qū)應當集中建設非機動車停車場地。

第六條 (社會宣傳)

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學校、新聞媒體、行業(yè)協(xié)會和其他社會組織應當通過各種形式開展非機動車文明駕駛、道路交通法律法規(guī)等教育宣傳活動,提升非機動車駕駛人的操作技能、交通安全理念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

非機動車駕駛人應當學習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

第二章 生產、銷售管理

第七條 (安全技術要求和產品目錄)

在本市生產、銷售的非機動車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有關標準。

本市對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實行產品目錄管理制度。在本市生產、銷售的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標準并納入本市產品目錄,未納入目錄的不得在本市生產銷售和登記上牌。

第八條 (產品目錄編制)

電動自行車產品目錄由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會同質量技術監(jiān)督、公安、環(huán)境保護等部門編制。

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產品目錄由殘疾人聯(lián)合會會同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jiān)督、公安、環(huán)境保護等部門編制。

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產品目錄應當載明生產企業(yè)名稱、品牌、型號、定型技術參數(shù)等項目,適時更新并向社會公布。

第九條 (安全技術要求)

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中電動機功率、整車質量、腳踏行駛能力的推薦性項目,在本市強制執(zhí)行。本市生產、銷售的電動自行車不得加裝可變限速裝置。

第十條 (銷售要求)

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的銷售單位,應當在銷售場所醒目位置公示現(xiàn)行有效的產品目錄,并通過店堂告示、銷售憑證中載明等方式,向消費者承諾其銷售車輛已納入產品目錄,符合本市登記條件。

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實行定點銷售,銷售點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必須到定點銷售單位購買殘疾人機動輪椅車。

消費者在本市購買的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未納入產品目錄無法在本市登記的,可以要求退貨。

第十一條 (銷售禁止行為)

非機動車銷售單位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銷售不符合國家和本市有關標準的非機動車;

(二)非定點銷售單位銷售殘疾人機動輪椅車;

(三)銷售無合法來源或者加裝、改裝動力裝置,改變其他技術參數(shù)的非機動車;

(四)占道銷售非機動車。

第十二條 (環(huán)保要求)

本市實行電動自行車蓄電池集中回收處置制度,有關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置的操作細則由市環(huán)境保護行政部門制定并對外發(fā)布。

電動自行車所有人應當將電動自行車的廢舊電池送交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單位處理,或者送交具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集中處置。

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單位應當采取以舊換新等方式回收電動自行車的廢舊電池,建立回收臺賬,送交具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集中處置。

第三章 非機動車登記管理

第十三條 (登記信息系統(tǒng)建設)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使用計算機系統(tǒng)辦理非機動車登記,實行檔案管理,并提供有關信息查詢。不使用計算機系統(tǒng)登記的,登記無效。

第十四條 (登記車種)

下列非機動車,應當經區(qū)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取得非機動車號牌和行駛證,方可上道路行駛:

(一)電動自行車;

(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

(三)市人民政府規(guī)定應當?shù)怯浬吓频钠渌菣C動車。

第十五條 (登記教育)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辦理非機動車登記時,應當對所有人或駕駛人開展駕駛要求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教育,增強申請人的法律意識和交通安全意識。

第十六條 (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申請條件)

具有本市戶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傷殘人民警察證》且下肢殘疾的殘疾人,可以申請辦理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登記,具體條件由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僅限于符合條件的下肢殘疾人使用,每人可以登記一輛。

第十七條 (申請登記上牌)

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所有人自購車之日起15日內,應當?shù)絽^(qū)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登記,現(xiàn)場交驗車輛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非機動車登記申請表;

(二)非機動車所有人身份證明;

(三)購車憑證或者其他非機動車合法來歷證明;

(四)非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明。

申請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登記的,除提交前款規(guī)定的材料外,還應當提交證明符合本市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申請條件的體檢證明、殘疾證明等。

登記前駕駛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上路行駛的,應當攜帶購車發(fā)票。

第十八條 (注冊登記)

對申請登記上牌的非機動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進行查驗。材料齊全、符合規(guī)定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登記并發(fā)放非機動車行駛證和號牌;不符合申請條件的不予登記。

非機動車牌證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統(tǒng)一監(jiān)制。

第十九條 (外省非機動車登記)

已申領外省市號牌的非機動車需要在本市通行的,非機動車所有人應當按照本規(guī)定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登記,取得本市非機動車牌證。

第二十條 (變更登記)

因轉讓、繼承、贈與等原因導致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所有權變更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在所有權變更后的15日內共同到區(qū)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變更登記,提交變更證明、身份證明,并交驗車輛。

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所有人戶籍地址等登記信息發(fā)生變更的,所有人應當于登記信息變更后及時向區(qū)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變更登記。

經審查符合變更登記條件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當場辦理,核發(fā)行駛證并收回原行駛證。

第二十一條 (注銷登記)

依法辦理登記的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被盜、遺失、滅失或者因質量原因退車等其他應當注銷登記的情形,所有人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注銷登記,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收回牌證,未收回的公告作廢。

第二十二條 (牌照換、補領)

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牌證損壞、滅失的,所有人應當持身份證明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換領或者補領非機動車牌證。

第二十三條 (帶牌銷售)

本市推行電動自行車帶牌銷售制度。具體辦法由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另行制定。

第二十四條(非機動車保險)

本市鼓勵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所有人投保第三者責任保險、人身傷害保險。

第四章 通行管理

第二十五條 (道路通行車輛類型)

自行車、人力三輪車、畜力車以及依法登記的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非機動車,可以依法上道路行駛。

前款規(guī)定的非機動車以外的電動滑板車、獨輪車、自平衡車等器械、設備不得上道路行駛。

第二十六條 (通行禁限措施)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根據(jù)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體情況,對非機動車采取疏導、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

上道路行駛的非機動車應當遵守本市禁止通行或限制通行的規(guī)定。

第二十七條 (非機動車牌證使用)

依法應當?shù)怯浀姆菣C動車上路行駛應當懸掛非機動車號牌,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電動自行車號牌應當安裝在車輛后部中間位置,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前號牌安裝在車把前方,后號牌安裝在車輛后部中間位置;

(二)保持號牌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擋、污損;

(三)不得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非機動車牌證;

(四)不得使用其他非機動車登記牌證;

(五)不得改變已登記的非機動車的電動機號碼、車身號碼;

(六)駕駛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上道路行駛的,應當隨車攜帶行駛證。

第二十八條 (禁止拼、改裝)

駕駛非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應當保持制動器、夜間反光裝置等安全設施性能良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拼裝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

(二)在非機動車上加裝動力裝置、車篷、座位等設備或裝置;

(三)更換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的動力裝置或者改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排氣裝置的尺寸;

(四)拆除或者改動非機動車消音、限速、尾氣處理裝置;

(五)其他影響非機動車通行安全的加裝、改裝行為。

第二十九條 (駕駛人的資格要求)

非機動車駕駛人應當符合以下規(guī)定:

(一)駕駛自行車、人力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

(二)駕駛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畜力車必須年滿16周歲;

(三)非下肢殘疾的人不得駕駛殘疾人機動輪椅車。

第三十條 (非機動車道行駛)

駕駛非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沒有施劃非機動車道的應當在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二)按照道路通行方向順向行駛,不得逆行;

(三)轉彎的非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行人優(yōu)先通行,行經人行橫道時避讓行人;

(四)轉彎前應當減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車時不得妨礙被超越的車輛行駛;設有轉向燈的,轉彎前開啟轉向燈;

(五)遵守交通信號燈的指示,紅燈期間禁止通行;

(六)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

(七)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非機動車通行規(guī)定。

第三十一條 (其它通行規(guī)定)

駕駛非機動車上道路行駛,除遵守第三十條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駕駛電動自行車可以在駕駛員座位后部的固定座椅內載一名12歲以下的兒童;

(二)駕駛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上道路行駛應當按規(guī)定佩戴頭盔;

(三)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后不得駕駛非機動車;

(四)不得使用非機動車牽引載人、載物裝置。

第三十二條 (非機動車停放)

非機動車應當在規(guī)定地點停放,停放不得妨礙車輛、行人的正常通行。

市交通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城市管理、規(guī)劃、公安等行政部門制定非機動車停放標準和停放管理辦法。

第三十三條 (非機動車商業(yè)服務的規(guī)范要求)

提供非機動車出行商業(yè)服務的企業(yè)應當建立健全非機動車停放管理制度,在提供服務的同時規(guī)范使用者的停放行為。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 (舉報投訴)

對違法生產、銷售非機動車的行為,單位或者個人可以向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投訴。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接到舉報、投訴后,應當依法及時查處。

第三十五條 (協(xié)調配合機制)

經濟信息化管理、質量技術監(jiān)督、工商行政管理、公安部門應當建立協(xié)調配合的綜合執(zhí)法機制。

公安部門發(fā)現(xiàn)違法生產、銷售非機動車的,應當及時通知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及時查處。

第三十六條 (違法生產、銷售行為的處罰)

違反本規(guī)定第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有關安全技術標準的非機動車的,由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jù)職責分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guī)定,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產品,并處違法生產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規(guī)定第七條第二款在本市銷售未納入產品目錄的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辦法第十條第三款規(guī)定,拒不退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處理。

第三十七條 (非法拼、改裝的處罰)

違反本規(guī)定第十一條第(三)項或者第二十八條第(一)項至第(四)項,從事經營性拼裝、加裝、改裝非機動車或者銷售拼裝、加裝、改裝非機動車的,由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職責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八條 (非機動車違規(guī)停放的處罰)

非機動車未按規(guī)定停放的,由城管執(zhí)法部門依法處罰。

使用租賃自行車未按照規(guī)定停放的,城管執(zhí)法部門應當將違法停放的情況告知自行車租賃服務企業(yè),租賃服務企業(yè)應當采取措施督促使用者規(guī)范停放;違法停放情節(jié)嚴重且租賃服務企業(yè)拒不采取措施的,由城管部門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 (違反通行規(guī)定處罰)

違反本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七條第(二)項、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四)項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警告或者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一)非機動車未依法登記上路行駛的;

(二)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未懸掛號牌的,或者故意遮擋、污損號牌的;

(三)駕駛拼裝、改裝的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的;

(四)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后駕駛非機動車的;

(五)使用非機動車牽引載人、載物裝置的;

(六)電動滑板車、獨輪車、自平衡車等器械、設備非法上道路行駛的。

駕駛拼裝、改裝的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上路行駛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予以收繳。

第四十條 (其他交通違法行為處罰)

違反本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第(三)(四)(五)項的,按以下規(guī)定處理:

(一)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非機動車號牌、行駛證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并處500元罰款;

非機動車生產、銷售單位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非機動車牌證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5萬元罰款;屬于本市帶牌銷售單位的,取消其帶牌銷售資格。

(二)使用其他非機動車號牌、行駛證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處200元罰款。

(三)改變已登記的非機動車的電動機號碼、車身號碼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500元罰款。

第四十一條 (行政責任)

違反本規(guī)定,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依法履行非機動車生產、銷售監(jiān)督管理職責,不依法查處違法生產、銷售非機動車的;

(二)不依法履行非機動車登記、通行管理職責,不依法查處非機動車的違法通行行為的;

(三)無法定依據(jù)或者違反法定程序執(zhí)法的;

(四)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四十二條 (指引條款)

違反本規(guī)定的行為,法律、法規(guī)已有處罰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三條 (過渡期政策)

本市對不符合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和本規(guī)定的電動二輪車實行過渡期政策,具體辦法由市公安機關會同工商、質監(jiān)、財政等行政部門制定。

第四十四條(實施日期)

本辦法自201 年 月 日起施行。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zhengce/54192

返回第一電動網(wǎng)首頁 >

收藏
58
  •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
新聞推薦
熱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電動網(wǎng)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lián)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wǎng)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