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充電接入標準也面臨需要統(tǒng)一的問題。
巴黎街頭的充電設備。
如今,電動汽車已由原來的換電模式發(fā)展到充電模式,并由慢充發(fā)展到了快速充電,更貼近客戶需求,也更貼近市場。但各大車企在電池性能、規(guī)格等方面并未統(tǒng)一,甚至差距很大。以慢充為例,特斯拉提供的是一種專用的壁掛式適配器;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shù)公司則利用了ABB提供的直流快速充電機,還自創(chuàng)了超級充電塔;寶馬則選擇與施耐德合作。總之,車企各成體系。
如此一來,技術(shù)標準不統(tǒng)一成為擺在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市場推廣前的一道難題。而若是使用與自身電壓標準不相匹配的充電設備,即使能夠充電,也可能會對電池壽命造成影響。另據(jù)了解,由多數(shù)車企自身參與設計的充電樁,也多無法使用于其他品牌電動汽車。因此,雖然目前一些一線城市已開始建設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但若想大面積推行,卻并非易事。
可以說,電流、電壓等相關(guān)標準及規(guī)范的缺乏,仍是電動汽車推廣應用的主要薄弱環(huán)節(jié)。也許,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新能源汽車才能跑得更快、更遠。
在售新能源車型充電方式
特斯拉Model S
●電池容量:85kWh
Model S標配車載充電器和一個40A的壁掛式適配器。兩者同時工作時,充電一小時最多可讓Model S行駛50公里??蛻暨€可選裝雙充電器和一個80A的壁掛式適配器(2014 年下半年供貨),充電一小時最多可讓Model S行駛100公里。
其中,Model S標配的10kW車載充電器輸入兼容性為85V-265V、45-65Hz、1-40A(可選20kW雙充電器,輸入兼容性增加至80A)。
●電池容量:47.5kWh
家用電源插座、公共充電設施或可安裝在家中/辦公場所的壁掛式充電樁,都可滿足車輛的充電需求,充電時間1-7小時不等。
據(jù)了解,未來6年時間里,騰勢第一款電動汽車所配備的壁掛式家用直流快速充電樁,均由全球電力和自動化技術(shù)集團ABB提供。使用該壁掛式充電樁的客戶可通過安卓或iOS手機下載騰勢應用軟件,隨時隨地遠程監(jiān)控充電狀態(tài)及停車位置,并接收相關(guān)提示,在必要的情況下還能立刻與經(jīng)銷商和客戶服務中心取得聯(lián)系。首批產(chǎn)品將于2014年年中交付,并將通過騰勢經(jīng)銷商網(wǎng)絡與電動汽車配套銷售。
●電池容量:18kWh
上汽為榮威E50提供了快充和慢充兩種充電模式。在平常車輛的使用中,車主可以在車庫或停車場使用16A/220V民用電進行慢充;在有快充設備的場所則可進行快充。其中,慢充充滿時間為6小時,而快充僅需30分鐘就能最多充滿電池容量的80%。上汽目前在北京地區(qū)的5家榮威品牌經(jīng)銷商的充電樁等設施已經(jīng)全部建設完畢,并對外開放。
●電池容量:63.4kWh
比亞迪純電動汽車e6有兩個充電口,分別是直流充電口和交流充電口。除了可通過專門充電樁進行充電外,e6還配備了兩款壁掛式充電盒,7kW充電盒為慢充,采用220V交流電壓,9小時可充滿;40kW充電盒為快充,采用380V直流電壓,2小時可充滿。
其中7kW充電盒為車輛標配,隨車免費贈送;40kW充電盒為選裝,車主可直接將7kW充電盒替換為40kW充電盒,但需補差價5000-6000元,也可在7kW充電盒外,再購置一個40kW充電盒,所需費用為9000元。此外,7kw充電盒配備了3根充電線,40kw充電盒則有5根。
比亞迪秦
●電池容量:13kWh
據(jù)了解,目前秦作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只有一種充電方式,即采用家用220V進行充電,4小時可充滿,因此車主可選擇白天用車、晚上充電。
榮威550 Plug-in
●電池容量:11.8kWh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榮威550 Plug-in采用慢充的形式充電。消費者購車后,榮威4S店的顧問將為其提供申請、施工及簽訂合同等一站式充電樁免費安裝服務。
江淮和悅iEV4
●電池容量:19.2kWh
純電動汽車和悅iEV4提供多種充電方式,用戶可安裝家用簡易充電設備或直接在家用插座上慢充,外出時則可在標準充電樁或直流充電樁上進行充電。其中,采用220V交流電壓慢速充電,8小時可充滿;采用380V直流電壓快速充電,1小時可充滿80%。
該車自帶兩條充電線,分別為可插國標交流充電樁的充電線以及可插16A民用插座的充電線。因直流充電樁配有專用國標接口充電線,隨車不配。此外還免費配送國標接口家用充電樁。
北汽E150EV
●電池容量:25.6kWh
北汽E150EV電動汽車的充電樁產(chǎn)品按輸出類型分為直流、交流充電樁兩類;從安裝形式分為立式、壁掛式、便攜式等;按額定電流則分為單相32A、單相16A、三相32A、三相63A。用戶可根據(jù)實際需求選擇配置不同的顯示界面、刷卡計費功能、預約充電、定時充電和遠程監(jiān)控等功能。北汽方面表示其充電樁整機質(zhì)保一年。
目前E150EV的充電方式有單相交流、三相交流和直流三種。其中,交流充電樁充滿電的時間由車輛電池容量和車載充電機的功率決定,一般為4-8小時。直流充電機充滿時間由充電機功率和電池容量決定,一般為1-2小時,半小時可充滿80%。費用根據(jù)充電電量和電價計算,一般為13-20元。國家已經(jīng)頒布相關(guān)規(guī)定,充電費統(tǒng)一為0.5元/度,E150EV充滿電費用約13元。
[page]
慢充VS快充
慢充經(jīng)濟 快充應急
目前,市場上可見的幾款電動汽車的充電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是使用額定電流不低于16A的標準插座,直接在家中充電,約8-10小時可以充滿。第二是可以將電動汽車直接在電流更大的交流電網(wǎng)上充電,充電時長約5小時。以上兩種都屬于“慢充”,第三種則是“快充”:采用直流電網(wǎng)充電,在20分鐘至2小時內(nèi),為電動汽車提供短時用電,用以滿足緊急需求。
快充充電時間短,一般是大功率非車載直流充電機直接輸出直流給車輛電池充電。慢充充電時間長,一般是交流充電樁提供交流電源,由功率較小的車載充電機轉(zhuǎn)換成直流給電池充電。
慢充
優(yōu)點:因為所用功率和電流的額定值并不關(guān)鍵,因此充電器的安裝成本比較低;可充分利用電力低谷時段進行充電,降低充電成本;可提高充電效率和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缺點:常規(guī)充電模式的主要缺點為充電時間過長,有緊急運行需求時難以滿足。
快充
優(yōu)點:充電時間短,可以大容量充電,在幾分鐘內(nèi)就可充70%-80%的電。
缺點:相對于常規(guī)充電模式,快速充電的充電器充電效率較低,且相應的工作和安裝成本較高;由于采用快速充電,充電電流大,這就對充電技術(shù)方法以及充電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計量收費設計也需特別考慮。
■ 鏈接
海外充電設施及標準調(diào)查
在海外市場,不同國家也有不同的充電標準。總體而言,日本與歐洲有所區(qū)別,美國與歐洲類似。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日本還是美國或歐洲,大家都在計劃將充電標準統(tǒng)一,以最大程度地達到資源共享并且降低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車型的運營成本。
日本
用“點”覆蓋全國
在日本,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的充電主要包括基礎充電、目的地充電和經(jīng)由地充電三種形式。
基礎充電是指在自家或公寓等地進行充電;目的地充電則是指在購物中心、建材超市、家庭餐館等出行常見目的地進行充電,以儲備好返程時需要的電量;經(jīng)由地充電在高速公路、公路休息站、加油站、便利店等向目的地行進的過程中進行。對于目的地充電和經(jīng)由地充電,長時間停留時適合采用常規(guī)充電的方式,短時間停留時適合采用快速充電的方式。
2013年,豐田、日產(chǎn)、本田和三菱在日本宣布,四家車企就共同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器的設置工作及構(gòu)建便捷的充電網(wǎng)絡服務達成一致,目前研究在商業(yè)設施等目的地充電點及停留時間較長的經(jīng)由地充電點設置8000座普通充電器,還將在上述部分設置點以及停留時間較短的經(jīng)由地充電點設置4000座快速充電器。
除此之外,豐田在2014年2月啟動了無線充電實驗——將汽車停放在位于地面的線圈上即可進行充電。其原理是通過磁共振方式,利用設置在地面的線圈(電力輸出端)與設置在汽車上的線圈(電力接收端)這兩組線圈之間產(chǎn)生的磁共振傳輸電力。該方式能一定程度解決電力輸出和接收線圈之間因位置偏移、高低差等引起的電力傳輸效率降低的問題。
歐洲
標準3年后降臨
相比日本,歐洲市場主要采用的是“Combo”充電方式,這是將快充慢充一體化的一種形式,將目前所有的充電方案集成到一個充電連接器接口上,再選擇不同的充電模式,這樣有利于充電設施的統(tǒng)一安裝及使用。
以巴黎為例,其電動汽車的普及程度已經(jīng)讓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電動汽車之都”,電動汽車共享計劃Autolib可以滿足每個城市居民日常的用車需求,其中雪鐵龍C-ZERO,雷諾Twizy和標致iOn三款電動汽車是巴黎市民最為熟悉的電動汽車型。除了Autolib聯(lián)盟以外,巴黎其他的租車公司也提供電動汽車出租服務,由于租車費用的區(qū)別,不同公司所租賃的電動汽車并不能隨意互換充電,但充電樁的充電標準為國內(nèi)統(tǒng)一。
但在歐洲不同國家之間,充電樁設施還是略有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充電插頭上。例如,德國主要采用的是Type 2插頭,法國和意大利則是世界電動汽車插頭聯(lián)盟的成員,均采用Type 3插頭。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戴姆勒、寶馬、奧迪、克萊斯勒、福特、通用、保時捷和大眾計劃聯(lián)合推出直流快速聯(lián)合充電標準系統(tǒng)——簡稱DC Combo。這套標準充電系統(tǒng)將從2017年開始,在歐洲銷售的所有電動汽車中得到應用。該模式能夠兼容交流充電,并提供四種不同的充電模式:單向交流充電、三向交流充電、直流充電和直流超快速充電。車主可以使用四種充電模式中的任何一種對電動汽車充電,從而兼容不同類型的充電站,更重要的是,充電時間能夠大幅縮短到15到20分鐘。
美國
公用充電涵蓋性廣
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6月的電動汽車銷售再次突破一萬輛,包括日產(chǎn)Leaf、雪佛蘭沃藍達、寶馬i3以及特斯拉等車型。對于上述大部分車型而言,其充電設施與標準均依車型不同而有所區(qū)別。在美國,大部分充電設施都分為家用充電以及公用充電。公用充電站都能提供240V/70A快速充電,也能涵蓋所有車型,包括一次續(xù)航歷程428公里的特斯拉。
特斯拉主要充電形式
●Mobile Connector
采用普通110V、220V插座充電,30小時充滿
●Single Charger
集成的10kW充電器,10小時充滿
●Twin Charger
集成的20kW充電器,5小時充滿
●High Power Wall Connector
可安裝于家庭墻壁或者停車場的快速充電器,5小時充滿
●Super Charging
45分鐘可充滿80%的電量,目前僅在北美市場存在這種快速充電裝置
來源:新京報
作者:張潔 周維維 魏學珍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shichang/3277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