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
  3. 評論
  4. 丁華杰:國電引資遇冷 需拋出更多的利好

丁華杰:國電引資遇冷 需拋出更多的利好

媒體報道“國網(wǎng)引資計劃遇冷,充電樁技術標準欲統(tǒng)一”,談到“國家電網(wǎng)宣布向社會資本開放分布式電源并網(wǎng)工程和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兩個市場領域,但從市場反應來看,由于缺乏明確的投資盈利模式,目前的開放條件仍不足以吸引資本快速進入。”

關于國家電網(wǎng)前段時間進行得改革,對于新能源汽車開放上述兩個方向,從新能源汽車股市方面的表現(xiàn)并沒有大的波動,這里面有很多原因,資本對于國家電網(wǎng)開放的程度以及相關消化時間等,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方面等待監(jiān)管部門給予更多優(yōu)惠政策,整體來看,這次開放還需要釋放更多穩(wěn)定利好,筆者簡述三點。

第一、給予社會資本一些時間。

對于資本市場來講,主要關注的對象還是在于如何賺取回報,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講,可能從去年年中開始到現(xiàn)在,新能源汽車對于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更大一些,這里面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在中國市場上,由于“乘用車平均燃油消耗標準”等政策法規(guī)限制,意味著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個必須上馬的政策,這是資本能夠看到的最直接的“回報”信息。

同時,相關的一些政府高層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比較看好,越來越多的政府高層對于這個市場給予了重視,并且逐步提升了層次和量級,這些資本市場的反應很強烈,前段時間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的上漲也說明了這一點。

對于資本市場進入國家電網(wǎng)此前掌控的充電站、充電樁等領域來講,目前這部分的風險尚需評估,回報的情況也需要評估,至少這個領域并不是國家電網(wǎng)完全放開不做了,而是一起競爭,在整個競爭的過程中,國家電網(wǎng)還控制著上下游,在這樣的情況下,資本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等待更多利好信息的發(fā)布,也需要更為穩(wěn)定的投資環(huán)境和回報,但是這部分市場如果能夠解決上述問題,對于資本的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

第二、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為什么不積極?

這個消息釋放之后,特別是今年兩會期間國家電網(wǎng)方面市場了這個消息之后,筆者認為這個消息有利于新能源汽車,因為如果沒有“電動汽車充換電實行市場開放”,這個新能源汽車,特別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必需的基礎設施完全掌握在國家電網(wǎng)手里,讓市場決定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有著不可控的局勢,現(xiàn)在放開了,至少讓資本介入,給予市場更多的活路,也給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基礎設施層面的一些確定性。

換句話來講,資本能夠解決的問題,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講都不是致命問題,如果市場沒有放開,這個問題就成了資本未必能夠解決的問題,這個時候來講,就可能致命了,但是如果更深層面來講,這次開放仍然存在相關的問題,至少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講,面臨的壓力仍然很大。

但是,凡事都是相對的,對于新能源汽車制造商,以及消費者來言,這就是增加成本的一種可能,僅“電動汽車充換電實行市場開放”,僅是放開了高成本終端。這些情況對于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特別是吸引到資本進入這個領域是遠遠不夠的,更深層次,更上游的層面進行開放,才能給予資本信心,才能讓資本意識到這個利益鏈條能夠收到市場狀態(tài)的驅(qū)動,這些才是發(fā)展的根本,如果將當下四領域開放視為第一步的話,如要想要改革徹底成功,更多步驟需要跟上。

關于充電站等方面建設,以及相關的充電樁建設,筆者的建議,仍然是政府以及相關的監(jiān)管部門應給承擔起相關的責任,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以及消費者沒有建設加油站,為什么國家將充電樁和充電站推給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和消費者,這些是不公平的。

第三、國家電網(wǎng)需要拿出更多的利好。

國家電網(wǎng)釋放改革消息的時候,有人評論此項政策屬于“拋包袱”,這些并不是沒有道理,這次放開,對于國家電網(wǎng)來講,并沒有什么損失,更多地在于對于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態(tài)勢,特別是輿論對于充電設施制約新能源發(fā)展的壓力,以及當下新能源汽車的購買、使用率低,這種放開更多體現(xiàn)在將這種風險以及壓力讓更多的玩家承擔。

很多人可能說未來國家電網(wǎng)的放開是否損失相應的潛在利潤,這種情況肯定會出現(xiàn),但是任何事情不能一家占據(jù)全部的利潤,控制其中的核心部分,讓市場的范圍更大,這樣自己的收益面也能更大,這樣來講,國家電網(wǎng)并不吃虧。

在市場并不景氣的情況下,高額的投資更多只是看到了虧損而不是所謂的效益,媒體報道信息顯示國家電網(wǎng)原來計劃2014年投資38.8億元建設充換電站 197座,充電樁7000余臺。目前來講,隨著推廣城市的增多,這些充電站以及充電樁遠遠不夠用,而這些建好之后,又有多少新能源汽車使用,以及又有多少用戶通過使用來補償國家電網(wǎng)的成本,這些情況可能國家電網(wǎng)有著更加清晰的賬本,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電網(wǎng)能夠放開全面市場,想必也是對于自身的一種考量。

在這個時候,我們看到,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主要障礙來源于充電設施的時候,想必大家的矛頭開始對準這個領域的主導著,這個時候國家電網(wǎng)的壓力可能相應而生,這些迫使了國家電網(wǎng)主動放開部分市場,但從所得和損失對比來看,國家電網(wǎng)放開應該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種情況。

這種考量需要社會資本、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等方面的一種平衡,從當下的形式來看,當下的放開形勢并不能滿足這些接受國家電網(wǎng)的包袱,所以,更多、更細化的利好政策發(fā)布,才具有可操作性。

來源:搜狐新聞客戶端自媒體

作者:丁華杰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pinglun/32110

返回第一電動網(wǎng)首頁 >

收藏
34
  •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
新聞推薦
熱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電動網(wǎng)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jīng)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lián)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wǎng)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