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已經(jīng)實現(xiàn)商業(yè)化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板都由銦、鎵等稀土元素或鎘等含劇毒的金屬構(gòu)成,但是此兩種類型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板都有自己的問題,如成本高,無法用于生活場所等。
(圖片來源: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
據(jù)外媒報道,韓國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DGIST)一組由Jin-Kyu Kang博士和Dae-Hwan Kim博士帶領的科學家團隊一直在進行實驗,尋求用更便宜、更豐富的元素制成太陽能電池板。Kang博士表示:“全球范圍內(nèi)都有研究用青銅(Cu-Sn)和黃銅(Cu-Zn)為基礎材料制作薄膜太陽能電池,因為此類材料無毒、儲量豐富、成本低、耐久性高且具有可持續(xù)性?!?/p>
不過,在薄膜技術中使用此類合金也會有缺點。雖然用此類合金制成的太陽能電池板的理論效率與市場上最頂級產(chǎn)品的效率相當,但在實踐中,它們的表現(xiàn)卻往往大大落后。這是因為此類材料在“退火”(或加熱和冷卻以制作CZTSSe薄膜,即銅、鋅、錫、硫和硒薄膜)過程中會形成各種缺陷,如“點”缺陷、“表面”缺陷和“體積”缺陷。此類缺陷會破壞電流流動,導致發(fā)電電力損失。
因此,科學家們希望找到一種方法,能夠合成質(zhì)量最佳的CZTSSe薄膜。他們對退火過程進行了調(diào)整,這對于CZTSSe薄膜的晶粒尺寸有很大的影響:退火的時間越長,退火的溫度越高,晶粒越大,電力損耗就會越小。
但是,隨著退火溫度和退火時間的增加,由于分解作用,CZTSSe薄膜的性能會發(fā)生變化。為了解決該問題,該研究小組采用了一種特殊的“液體輔助法”,可以讓CZTSSe晶粒以更快的速度生長,意味著即使在低溫下,晶粒也能長大,從而防止CZTSSe薄膜的性能發(fā)生改變。
有了這項新發(fā)現(xiàn),在尋找低成本、環(huán)保型太陽能方面的一個重大障礙已被克服。Kim博士表示:“我們的技術有很多應用,包括電子設備、家庭用品、建筑物和汽車。最好的方面是CZTS太陽能電池沒有有毒和稀有金屬的缺點,我們可以將其安裝在任何想要安裝的地方。”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余秋云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jishu/121122
以上內(nèi)容轉(zhuǎn)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zhuǎn)載內(nèi)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