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董阿姨辭去了格力集團董事長的位子,但是定向增發(fā)未成,收購銀隆也被小股東否決了。
而董阿姨并沒有就此罷休,日前 “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董明珠宣布,其個人出資,聯(lián)合萬達集團、京東集團、和中集集團投資珠海銀隆,布局新能源發(fā)展。
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示,投資銀隆是萬達投資制造業(yè)的第一單,萬達投資銀隆與萬達和格力是戰(zhàn)略合作伙伴有關。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董明珠表示,格力收購銀隆失敗是個偶然事件,但其個人對銀隆的合作和支持不會停止,她將拿出所有資產(chǎn)投資銀隆,因為看好銀隆的技術。中集集團副總裁李胤輝透露,在中集集團與銀隆未來的合作中,中集集團的機場碼頭車、擺渡車將用銀隆的鈦酸鋰,將在新能源冷藏保溫車、碼頭電動拖車等領域展開合作。
在新能源領域,珠海銀隆并不算是巨頭級別的企業(yè),它的訂單也被業(yè)界質(zhì)疑,那么銀隆為什么能獲得大佬們的青睞,讓董阿姨遇挫后依然不放棄呢?它值得嗎?
一、銀隆的鈦酸鋰到底是什么技術?
按照銀隆自己的說法,鈦酸鋰電池是鋰電池中壽命最長、安全性最高的電池。論生命周期,普通鋰離子電池約為1000-2000次循環(huán),鈦酸鋰則是1萬-2萬次循環(huán)。銀隆方面宣傳,已掌握全球領先鈦酸鋰核心技術,實現(xiàn)6分鐘快速充電、30年循環(huán)使用壽命。這個說法基本就是廣告,事實是鈦酸鋰是人們探索鋰電池的一條路線。
普通鋰電池都是含鋰材料當正極,石墨當負極。但是鈦酸鋰電壓太低,用鈦酸鋰當正級,容量太凄慘。所以通常的做法是鈦酸鋰當負極,另外一種含鋰的材料當正極。
所謂鈦酸鋰循環(huán)壽命長,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電池不是負極壽命長就可以一直用,正極壽命也要長才行。而鋰電池正極壽命是看正極材料的。在常用的鈷酸鋰、三元材料、磷酸鐵鋰三種材料之中,磷酸鐵鋰壽命最長。所以鈦酸鋰通常和磷酸鐵鋰搭配,做成電池。
磷酸鐵鋰正極,石墨負極的電池容量就不大,而換鈦酸鋰做負極容量就更低了。所以,鈦酸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是鋰電池中比較低的,這是它的致命缺點。此外,鈦酸鋰和電解液會有反應,用到一定次數(shù)就會產(chǎn)生氣體,實際壽命不長。所以這個東西雖然松下很早就做了,一直沒有發(fā)展起來。
銀隆干的活是通過石墨烯摻雜包覆技術,有效抑制鈦酸鋰與電解液界面的產(chǎn)氣反應,這就避免了“脹氣”現(xiàn)象的發(fā)生,壽命就真的長了。正極的磷酸鐵鋰本來就是長壽命材料,負極的鈦酸鋰離脹氣問題解決。銀隆的鈦酸鋰壽命問題解決了。至于性能差,能量密度低的問題,這個沒法解決,用在家用車上,每天上下班一次就要充電,誰也受不了。
但是銀隆集團用利用長壽命和快充特性,給鈦酸鋰找到一個合適的市場——公交車。
公交車大,能量密度低,無非多拉幾百公斤電池就是了。而且充電快,可以在公交車發(fā)車間隙快速補電。能快速補電,還有長壽命,這是其他方案做不到的。此外,鈦酸鋰還有附加的小優(yōu)勢,一是低溫性能相比其他電池要好。二是負極不是石墨,鋰金屬結晶刺破隔膜的概率小,更安全。所以,鈦酸鋰是一項只適合于公交車,或者特殊車輛(機場大巴、物流場地內(nèi)部用車、非長途,有充電場地的送貨車)的鋰電池技術。長處與短板都很明顯。
二、銀隆的商業(yè)價值在于政府訂單
因為鈦酸鋰電池正極是磷酸鐵鋰、負極是鈦酸鋰,還是用了納米技術的鈦酸鋰,所以價格是比較貴的。因為能量密度低,一輛公交車要用很多,所以公交車整車的價格也是很貴的。如果沒有政府補貼,即使全壽命下來,這種車也是沒有任何市場競爭力的。
不過,中國在2020年前有豐厚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對于公交車大客車,給了匪夷所思的超高補貼。這個補貼標準一度到了荒謬的地步(按照長度補貼,補貼遠遠超過造車成本)。于是,各地都出現(xiàn)了大量的騙補事件,財政部查下來幾乎沒有幾家清白的企業(yè),最后公布了典型的幾家殺雞儆猴。
不過,查處歸查處,正兒八經(jīng)造車的企業(yè)還是有豐厚補貼的。這就給了銀隆發(fā)展的機會。在補貼政策的刺激下,北京公交就和銀隆簽約了大單,而且車已經(jīng)在北京上路了,反響還不錯。
從目前的產(chǎn)業(yè)鏈看,銀隆的技術雖然很適用于一些特殊領域,但是價格太高是障礙。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市場不會很大。銀隆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nèi),還是離不開國家補貼的,而當前補貼政策到2020年,之后怎么樣很難說。
所以,銀隆目前的商業(yè)價值僅僅在于政府訂單,一旦補貼沒有,成本又降不下來,鈦酸鋰前途是比較渺茫的。
三、上市IPO或是真正目的
從目前的技術看,銀隆等補貼到期后前景是不樂觀的。但是資本要賺錢未必要等到商業(yè)價值變現(xiàn),最大的盈利不在汽車市場上,而在資本市場的。
本來格力收購珠海銀隆就等于接了格力的殼,格力反對,那么珠海銀隆就籌劃自己上市,或者IPO,或者借殼。董明珠很可能參與程度很深。從萬達、中集、京東這種大佬出手的情況看,IPO或者借殼成功的概率不小。
甚至有消息這次集體增資入股是一次Pre-IPO,事情已經(jīng)到了相當有譜的地步。
所以,這次投資真正的目的可能是利用國家在新能源領域的支持政策,獲得某些便利,借殼或者IPO,投資者從二級市場去牟利。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天驕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kol/4778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ǎng)(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