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寒冬正在加劇!2018年,國內乘用車市場近10年來首次出現銷量下滑,今年上半年國內車市情況依然不容樂觀。
大環(huán)境下行的情況下,不光燃油車市場一片慘淡,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倉促“入冬”。乘聯會銷量數據顯示,今年7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突然結束了連續(xù)31個月的同比增長,單月銷量僅6.7萬輛,同比下降3.8%,環(huán)比下降51.3%。
冰冷的數據背后,車市寒冬已經蔓延到了每一個細分市場,難有車企能從中保全自身。傳統(tǒng)車企們尚且需要壯士斷腕,砍掉多余的生產線、轉型電動化來謀求出路,但對于“無腕可斷”,甚至缺乏造血能力的新造車公司而言,這個“冬天”似乎意味著生死存亡之際的到來。
為了“活下去”這一個目標,眾多新造車公司都在尋求“過冬之法”,融資、裁員、推出新車、促銷活動、合作傳統(tǒng)車企等能用的辦法被新造車公司們試了個遍。雖然各自手段不同,但其中根本的目的,都是為了提升現金流水平、削減成本以及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以保證自身能擠進造車新勢力的頭部集團,從而獲取進入“決賽階段”的門票。
在這樣一條日趨殘酷的新造車賽道上,誰能熬過這個“冬天”,成為新造車大戰(zhàn)后的幸存者?從這些新造車勢力過冬的方法論中或許可以窺見一二。
車市寒冬加劇 蔚來、威馬、小鵬銷量均未達到預期
根據乘聯會數據,2018年國內乘用車市場全年銷量約為2371萬輛,同比下滑4.1%。銷量的下滑,宣告著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進入寒冬。
這一趨勢在今年也繼續(xù)延續(xù),1-8月,全國乘用車銷量約為1300.1萬輛,同比下跌8.9%,對比去年同期銷量下滑超過120萬輛。
現階段,國內的乘用車市場依然保持下行的態(tài)勢。六月份銷量的突然拔高,也不過是國六落地前夕車企促銷所帶來的飲鴆止渴,其后果無非是透支后續(xù)月份的乘用車市場消費需求,并不能改變車市下行的大環(huán)境。
與此同時,此前一直保持增長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也在今年7月因為補貼退坡正式落地出現同比下滑,下滑幅度達3.8%,8月份同比下滑幅度繼續(xù)擴大,達到21.7%。
此前業(yè)內人士預計補貼退坡將會帶來新能源產業(yè)的“硬著陸”,目前來看,這一預測已成既定事實。
中汽協(xié)也在8月將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預計銷量從160萬輛下調至150萬輛,經過下調,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預期同比增長幅度不及20%。如果將1-8月已經賣出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剔除,那么剩余9-12月的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將不足7%。
中汽協(xié)秘書長助理徐海東曾表示,6月7月是國五國六切換以及新能源補貼政策落地的節(jié)點,各項政策的推行對于車市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需要等到各項政策平穩(wěn)推行,汽車市場消費者的購買力才能得到進一步釋放。
在大環(huán)境轉冷的情況下,受影響最大的就是產品線還不豐富、營銷服務渠道還不完善的新造車勢力。據了解,蔚來汽車、威馬汽車、小鵬汽車這三家已經實現規(guī)模交付的頭部新造車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均未達到銷量預期。
▲新造車交付目標完成情況
今年年初,蔚來汽車與小鵬汽車分別定下了年交付4萬輛的目標,而威馬直接將交付目標定到了10萬輛。
但截止至8月初,這三家公司的交付量分別為:蔚來汽車7542輛;小鵬汽車9596輛;威馬汽車8536輛。
交付量最多的小鵬全年目標的完成度不到25%,蔚來汽車完成度不到20%,而威馬汽車則連10%都還有些許差距。
如果算上去年累積的銷量,蔚來汽車的交付量則達到近2萬輛,小鵬汽車則為9828輛,威馬汽車為12386輛,在年銷量已突破百萬的新能源車市中,新造車公司的市場占比十分有限。
其他的新造車公司的銷量增長也不太順利,據公開資料顯示,新特汽車今年1-8月交付不足4000輛,下調了銷售目標;之前發(fā)車動作很快,已經推出兩款新能源汽車的云度新能源今年1-8月一共交付不到2000輛;走小眾市場的前途汽車,今年銷量也沒到三位數。
交付能力不達標、無盈利能力、外加成本管控不當直接影響到了資本市場對新造車公司的投資熱情。根據西雅圖數據研究公司PitchBook今年6月發(fā)布的數據,截止至今年6月15日,今年中國新能源產業(yè)風投融資總金額僅為7.83億美元,對比去年同期的60億美元下滑幅度超過了85%。并且這些投資正在朝著新造車的頭部勢力集中,尚未實現量產的公司今年的融資情況十分堪憂。
自身沒有造血能力,再加上資本熱潮逐漸冷卻,部分新造車公司已經出現了資金鏈緊張的情況,裁員、欠薪、工廠停工等負面新聞時有發(fā)生。在車市寒冬加劇的大環(huán)境下,新造車公司們該何去何從?
目前來看,這些公司正在采取融資、裁員、上市、發(fā)布新車、促銷活動以及抱團傳統(tǒng)車企這六大過冬法。
多輪10億元級融資公布 造車新勢力屯糧過冬
持續(xù)不斷的融資幾乎是目前所有新造車公司的資金來源,融資能力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公司后續(xù)的發(fā)展情況。在車市寒冬的環(huán)境中,融資情況甚至能夠決定這些新造車公司的生死存亡。
在頭部的新造車公司中,除了小鵬,蔚來、威馬、理想、愛馳等公司都在今年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融資。
蔚來汽車今年的情況艱難一些,5月底公布的財報顯示著今年第一季度蔚來汽車虧損繼續(xù)擴大,資金危機敦促著蔚來汽車盡快進行融資,5月28日財報發(fā)布當天,蔚來汽車宣布了與亦莊國投的百億投資協(xié)議。
▲蔚來汽車第一季度財報
9月初,蔚來汽車又發(fā)布了新一輪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可轉換債券,發(fā)行對象為蔚來汽車的創(chuàng)始人李斌以及蔚來汽車的大股東之一騰訊,二者將分別認購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億元)轉換債券。據了解,這一輪債券的發(fā)行將會在本月底完成。
在這兩輪融資完成后,蔚來汽車的融資總額將接近370億元,背后的投資者更是包括了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和紅杉資本、高瓴資本、淡馬錫等頂級投資機構。但即便如此,在上個月的媒體溝通會中,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仍然表示,蔚來汽車還需要30億美元才能進入新造車的“決賽階段”。
威馬汽車的處境相對順利一些,今年3月8日,該公司宣布完成了3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百度領投,太行產業(yè)基金、線性資本等公司跟投。
▲威馬汽車完成C輪融資
這輪投資完成后,威馬的融資總額達到了230億元。據了解,這筆融資將會主要用于提升用戶服務與技術產品的研發(fā)。
時隔半年左右,威馬又向外界透露出了D輪融資的消息,威馬汽車CEO沈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公司正在積極推進D輪融資,這輪融資將是“威馬汽車的首次海外融資”,資金用途與C輪大致相同,但在側重點上會有所區(qū)別。
▲威馬汽車創(chuàng)始人兼CEO沈暉
雖然威馬目前還未像蔚來汽車一樣迫切地釋放出“缺錢”的信號,但如此迅速的兩輪融資意味著威馬汽車正在“屯糧過冬”。
另一家頭部新造車公司小鵬今年沒有像蔚來汽車和威馬汽車一樣積極地釋放出融資消息,但到目前為止,小鵬汽車公開可查的融資金額也已達到140億元,投資陣容包括了阿里巴巴、高瓴資本、GGV紀源資本、IDG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今年以來曾有多位小鵬汽車的高管表示,到2019年底,小鵬汽車的累積融資額度將會達到300億元。可以預見今年下半年,小鵬汽車應該還會有大的融資動作。
▲小鵬汽車董事長
除了這三家已經實現車輛交付的新造車公司,緊跟其后的理想汽車(此前名叫“車和家”)也開啟了融資的腳步。
今年8月,理想汽車宣布完成5.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億元)的C輪融資,此輪融資由美團創(chuàng)始人王興領投。據媒體報道,此輪融資中王興個人投資近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李想個人投資近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億元),經緯創(chuàng)投、明勢資本、藍馳創(chuàng)投等理想汽車的老股東繼續(xù)跟投。除此之外,還有媒體曝出字節(jié)跳動也在該輪融資中投資了近3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
▲理想汽車完成C輪融資
在該輪融資之后,理想汽車估值達到31.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6億元),融資總額超過110億元。在量產車型即將交付,正需燒錢的關鍵節(jié)點上,王興領投的這輪融資對于理想來說猶如“雪中送炭”,重要性不言而喻。
蔚來、威馬、小鵬、理想等新造車公司快速融資的動作代表了整個新造車運動中玩家的需求,其他玩家的融資情況也在今年有所進展。
今年5月,新特與愛馳先后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新特汽車由重慶長壽區(qū)相關產業(yè)基金,但并未公布融資金額。愛馳汽車則宣布獲得了明馳基金10億元人民幣投資,與去年三輪融資獲得的70億元人民幣相加,愛馳汽車的融資金額已達到80億元。
博郡也在6月宣布獲得銀鞍資本、盛世投資、中科產業(yè)基金、住友商事、 寶時得、浦口高投、園興投資等投資機構的25億元人民幣融資。除此之外,拜騰汽車也在今年法蘭克福車展上透露C輪5億美元融資即將到賬。
頭部新造車公司今年依然有融資到賬,不過從整個資本市場的情況來看,今年投向新造車運動的風投資金已大幅減少,且僅有少數的頭部集團能夠融到錢,資本市場的冷卻正在讓這條路越發(fā)難走。雖然短時間內還無法脫離融資獨立造血,但新造車公司們必須尋找別的辦法來度過這個寒冬。
依靠上市緩解資金危局 靠譜嗎?
選擇上市就是上面提到的“別的辦法”中的一種,但到目前為止,國內成功上市的新造車公司有且僅有蔚來汽車一家。
去年9月,蔚來汽車創(chuàng)始人李斌在美國紐交所成功敲鐘,完成了10億美元的公開募股,市值達到62億美元。
但上市之后,二級市場卻并沒有如蔚來所想為其補充充足的“彈藥”,蔚來汽車上市當天股價為6.26美元,在此之后的一段時間,該公司的股價趨于穩(wěn)定,保持在了6-10美元之間。
不過當蔚來汽車在2019年3月發(fā)布第一份財報之后,二級市場的情況便急轉直下。財報顯示,蔚來汽車在2018年共交付11348輛蔚來ES8,營收49億元,研發(fā)投入近40億元,全年虧損為96.39億元。
一時間,二級市場充滿了對蔚來汽車的盈利與交付能力的質疑,股價應聲下跌,從每股5-10美元的區(qū)間跌至如今的3.32美元,市值也下降至如今的34.98億元。二級市場市值的蒸發(fā),也讓蔚來汽車的現金流更快地出現了問題。
▲蔚來汽車股價
除了蔚來汽車之外,理想汽車也已確定將赴美進行IPO。根據江蘇省國資委今年8月發(fā)布的一份產權轉讓公告,“車和家計劃赴境外融資,正在搭建紅籌架構,需要對公司架構進行重組”,上述文字顯示,理想汽車的IPO已經進入了操作流程。
上述公告還透露了理想汽車目前的經營狀況,2018年,該公司營收1.7億元,虧損7.19億元;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則為527.76萬元,虧損6.29億元。截止至6月30日,公司總資產為58.42億元,負債9.31億元。
據媒體報道,理想汽車的IPO時間預計將會在2020年,公開募股規(guī)模大概在5億美元左右。車東西也曾向理想汽車求證相關事實,但截止至發(fā)稿,并未獲得理想汽車的回復。
蔚來汽車與理想汽車已經在實踐上市這條道路,而除此之外,威馬汽車也曾傳出要登陸科創(chuàng)板的消息,不過該消息在不久后即被該公司否認。
另一家新造車公司——奇點汽車今年也傳出要沖擊科創(chuàng)板的消息,不過與威馬汽車不同的是,奇點汽車的CEO沈海寅正面回應了媒體的求證,并表示希望奇點汽車能夠出現在科創(chuàng)板的第二批與第三批名單上。且據經濟觀察報消息,合眾汽車、博郡汽車、天際汽車、綠馳汽車、零跑汽車、前途汽車等六家新造車公司也在考慮沖擊科創(chuàng)板。
雖然上市確實是幫助新造車公司解決資金難關的一個選擇,但這個選擇真的靠譜嗎?蔚來汽車的經歷或許已經為后來者提供了前車之鑒。
二級市場相對風投基金而言不再看重概念,而是更加注重實際的利益,盈利能力、利潤情況與新造車現階段的交付能力無疑是投資者們關注的重點。但這些因素卻恰恰是目前新造車公司的弱項,上市破發(fā),財報發(fā)布后股價大跌這些都是極有可能發(fā)生的情況。
裁員過冬 蔚來汽車或將“優(yōu)化”至5500人
融資與上市都是資本層面上“開源”的選擇,為了進一步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裁員這種“節(jié)流”的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作為國內新造車勢力的領頭羊,蔚來汽車在今年年后帶頭開啟了“裁員潮”。
3月,曾有蔚來汽車前員工在知乎匿名爆料蔚來汽車正在大幅裁員,且存在銷量造假的情況。在那時,蔚來汽車給出了消息不實的回復。
但后來,其中有一部分消息被證實,蔚來汽車CEO李斌公開表示,公司內部確實存在“崗位重復、任務不明確、職責不清晰”的情況,并將“優(yōu)化3%左右的人員”,將總人數控制在9500人之內。
▲蔚來汽車內部信
而今年7月底,一位蔚來前員工表示,彼時蔚來在職的員工約為8400人,相比9500人這一規(guī)模再減1100人。
但這仍然不是蔚來汽車裁員的終點,據Last Post報道,蔚來汽車仍在進行新一輪裁員。有多家媒體在報道時援引一位“接近蔚來汽車高層的人”透露出的消息,蔚來汽車架構“優(yōu)化”的最終目標是從目前8000余人的規(guī)模優(yōu)化至5500人。
不過從蔚來汽車目前的運營狀況來看,該公司的優(yōu)化尚且屬于汽車公司在市場下行時采取的正常措施,但另外幾家公司的裁員顯然就不屬于這一范疇了。
據拜騰前員工透露,今年7月,該公司也啟動了內部裁員計劃,前期涉及的部門包括了上海的銷售公司與美國的研發(fā)部門,隨后南京工廠與上海的Global部門也將被波及。法蘭克福車展期間,車東西向拜騰CEO戴雷求證,戴雷表示確有此事,并透露優(yōu)化之后拜騰汽車的員工規(guī)模將在1600人左右,這一動作也是其“瘦身過冬”策略的一部分。
今年年初,拜騰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之一畢???/a>高調出走艾康尼克(現已成為FF CEO),缺席上海車展,一汽夏利還指出拜騰仍有3.1億款項未償還。
另一家新造車公司金康新能源也經歷著同樣的窘境,原本計劃在美國造車進入美國新能源市場的金康新能源已被迫放棄美國市場,將重心轉移到了國內,并開啟了美國部門的裁員。根據information的報道,該公司將很有可能關閉美國工廠,并裁員數百人。
▲Seres美國工廠
裁員后雖然能在短時間內控制住公司運營的成本,但將時間線拉長來看,這一行為無疑是在為之前的野蠻擴張買單。同時,向外釋放出裁員的信息也會讓公司籠罩在負面消息之中,對于急需樹立正面形象以獲取投資者青睞的新造車公司來說,這樣的負面新聞將會對其造成不小的影響。
新造車公司齊推500+公里新車
在采取融資、上市、裁員等對資本進行優(yōu)化的手段之外,新造車公司們也同樣在產品的迭代上不留余力。
今年6月,蔚來汽車的第二款車型ES6正式開始交付,這款車型較前一代車型ES8而言擁有更長的續(xù)航以及更低的價格。
與ES8定位中大型SUV不同,ES6的定位為中型SUV,定價33萬-50萬元,更加適合一般的消費者。
同時在電驅動性能上,ES6擁有最長510公里的綜合續(xù)航,雖然電機最大功率比ES8弱80kW,但400kW的最大功率對日常使用來說已經夠用。
無論是從性能、價格還是產品定位等方面,ES6都是一款比前代車型更加適合中國消費者的車型,這也是ES6一經上市銷量就超過ES8成為蔚來汽車主力車型的原因。
蔚來的動作也被其他玩家看在眼里,威馬與小鵬也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了改款車型:威馬EX5長續(xù)航版以及小鵬G3 2020款。
▲威馬EX5長續(xù)航版
兩款車型分別對車輛的動力電池進行了升級,將原本400+公里的綜合續(xù)航升級到了520公里。不過除了續(xù)航里程之外,這些車輛的其他配置并沒有變化。
▲小鵬G3 2020款
在頭部的三家公司之外,新特汽車也在重慶智博會上推出了新款車型MEV100,雖然續(xù)航里程只有400公里,但這款車型主打的是西南地區(qū)的出行市場。在To B的差異化市場,這樣的車型也能夠為新特創(chuàng)造新的增長點。
除了新車上市,天際ME7、愛馳U5、合眾U、理想ONE等車型也紛紛在今年發(fā)布,這些車型的NEDC續(xù)航均在500公里之上,并且愛馳U5、理想ONE等車型目前已經開啟了預售,很快就會上市交付。
在銷量增速不佳或是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車企通常會推出更具競爭力的車型來刺激市場進行消費。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汽車畢竟不是快消品,過快地迭代車型容易讓消費者產生持幣觀望的心理,而新車型發(fā)布前,進行一段時間的余熱則是讓消費者擁有一定選擇的時間,此前小鵬G3 2020款上市之時引發(fā)車主集體維權就是因為未在新車型上市前進行預熱,從而讓已購車的車主產生了被欺詐的心理。
試駕、抽獎、免費換電 新造車公司花式促銷
與推出新車型這一策略配套的,自然少不了眼花繚亂的促銷活動。
今年8月起,蔚來汽車推出了車主終身免費換電政策。所有現有與新購買蔚來ES6與ES8的車主都能享有終身免費換電的服務。
滿足上述條件的車主,可自駕前往運行中的蔚來換電站進行免費換電,換電次數不受限制,并且該權益的使用次數并不會計入此前推出的“能量無憂”服務包權益額度中。
▲蔚來汽車促銷優(yōu)惠
9月份,蔚來汽車又推出了三項購車優(yōu)惠政策:
1、針對有意愿購買50萬元以上的ES8以及45萬元以上ES6的用戶推出了首付30%,36期免息的優(yōu)惠政策。
2、針對選裝84kWh電池組的用戶,可享受電池租用服務,車價減15萬,同時月供2500元,一共60期。
3、此前7-9月的優(yōu)惠購車政策,9月份購車的用戶依然可以享受。
威馬則沒有采取簡單粗暴的減價、零利率以及免費換電等策略。此前,該公司組織了花樣繁多的試駕活動,其中包括長續(xù)航試駕、場地試駕等項目。
▲威馬汽車試駕活動
除此之外,威馬汽車還積極推廣該公司倡導的新零售布局。今年年初,威馬的智行合伙人線下門店已擴張至50家,覆蓋了國內北京、上海、廣州等近50個主要城市,該公司計劃在今年年內將線下門店的數量擴張至100家。
小鵬汽車推出的車主權益則更像是對此前購買2019款小鵬G3的車主的道歉,其中包括了可二選一的兩項內容:
1、車主獲得10萬點積分,價值1萬元,可用于車輛保養(yǎng)、維修、超充充電、兌換禮品,也可用于本人或直系親屬購車時抵扣款項。
2、車主可在三年內將2019款小鵬G3以合同裸價60%的價格置換給小鵬汽車,并補差價購買任意新款車型。
不僅如此,小鵬汽車還為車主提供了抽獎,超充五折等優(yōu)惠。
在打折、電池租賃、試駕、送積分之外,另外一些造車新勢力也出了奇招。例如,新特汽車提出眾包設計新車的概念,讓用戶參與到新車外形與主題元素的設計之中,再由自身進行完善,并完成內核的三電系統(tǒng)、智能網聯系統(tǒng)的定制。在這一過程中,用戶可在社區(qū)了解到車輛設計生產的最新進展。
而愛馳汽車更是針對有興趣的潛在消費者推出了“先試后買”的營銷服務,用戶可以先預約租賃愛馳U5體驗車深度體驗,滿意之后再進行購買。
從這些花式促銷的手段中可以看出,新造車公司們?yōu)樘岣哕囆偷匿N量也是操碎了心。
合作傳統(tǒng)車企 采用“輕資本”運營
除了上述五個“過冬法”,不少新造車公司還選擇另辟蹊徑,與傳統(tǒng)車企合作造車。
今年5月,綠馳汽車與長安汽車達成合作,并與長安汽車旗下長安鈴木達成代工協(xié)議。
長安鈴木將以2013年底建成的第二工廠為綠馳汽車進行代工生產,該工廠也是目前國內最新的整車廠之一,一期規(guī)劃產能達到25萬輛。借助長安鈴木解決生產資質的問題后,綠馳汽車將有望實現今年第四季度量產該公司的M500緊湊型純電動汽車。
▲長安汽車與綠馳汽車達成合作
而長安鈴木也能借此緩解產能過剩帶來的壓力,據公開資料顯示,長安鈴木的年產能目前已達到50萬輛,但2018年該品牌僅生產汽車4.83萬輛,大部分產能處于閑置狀態(tài)。此前,長安鈴木的工廠還能為長安汽車生產汽車,但隨著車市寒冬的到來,長安汽車的產能也出現了過剩的情況。此時引入綠馳汽車來消化多余的產能,對于長安鈴木來說也是個好消息。
近期達成這種合作模式的,還有華人運通與東風悅達起亞。今年6月,雙方正式達成了合作協(xié)議。有意思的是,為華人運通代工的,正是此前傳言中即將關閉的東風悅達起亞第一工廠。
▲華人運通CEO丁磊
協(xié)議中顯示,東風悅達起亞第一工廠將以“租賃”的形式,提供給華人運通使用,代工生產的車輛正是日前由華人運通CEO丁磊親自發(fā)布的華人運通首款概念車高合HiPhi。至2021年該車型量產前,該工廠將“暫時停工”并進行“升級改造”。
再早些時候,蔚來汽車與江淮汽車、海馬汽車與小鵬汽車、電咖汽車與東南汽車也采取了同樣的合作模式。
除了這種較為普遍的傳統(tǒng)車企為新造車公司代工的情況,一些新造車公司還摸索出了新的合作模式。
新特汽車CEO先越在今年的重慶智博會上發(fā)布了自家的第二款車型MEV100,并公布了旗下的同創(chuàng)品牌。這一品牌的理念即是與傳統(tǒng)車企共同完成車型的開發(fā)、生產線的改造,并借助傳統(tǒng)車企的生產線進行車型的生產。
據了解,新特的新款車型MEV100將會在一汽集團的長春工廠中進行生產。
▲新特汽車CEO先越
這樣的模式對比其他新造車勢力與傳統(tǒng)車企的代工模式,在資產上更輕,便于復制,可以擴大銷量,但在提升車型的創(chuàng)新性上也存在挑戰(zhàn)。
總的來說,這樣的合作模式對于傳統(tǒng)車企與新造車公司來說都是合適的選擇,傳統(tǒng)車企面對車市寒冬環(huán)境中下滑的銷量迫切地需要新的思路來打開局面,而新造車的互聯網思維以及新的研發(fā)制造、銷售思路能夠賦予傳統(tǒng)車企新的活力;傳統(tǒng)車企則可以將自身成熟的汽車制造能力與品控能力“借給”新造車公司。
而在提升車型的創(chuàng)新性方面,新造車公司們也有解決方案,例如,蔚來、小鵬等原先與傳統(tǒng)車企合作代工的新造車公司目前也都在籌劃自建工廠,希望以此來增強自身的車型研發(fā)與生產能力。
結語:新造車公司集體過冬
全球汽車銷量下滑,車市寒冬來臨,這一環(huán)境不僅讓BBA、福特、日產等大型車企出現利潤下滑甚至虧損、裁員的情況,也對新造車勢力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與傳統(tǒng)車企相比,新造車勢力起步時間晚,整車研發(fā)生產經驗少,且目前大部分新造車公司都沒有自我造血能力,面臨車市寒冬其實更加危險。
但正如上文所言,新造車公司們并沒有任由情況惡化下去,反而采取了融資、上市、裁員、推新車、促銷、合作傳統(tǒng)車企等多種策略來應對到來的車市寒冬。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車市的下行反而讓這些新造車玩家剎住了蒙頭狂奔的腳步,慢下來對自身的公司架構、財務狀況進行了梳理,對其長遠發(fā)展未必沒有好處。
同時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來說,這樣的調整期也能夠洗去更多的泡沫,幫助產業(yè)實現更健康的發(fā)展。只不過這樣的過程終究要經歷陣痛,如何熬過這一時期,是新造車公司們當下要應對的最重要的命題。
來源:車東西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shichang/99246
以上內容轉載自車東西,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