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
  3. 市場
  4.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應推廣山東模式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應推廣山東模式

深圳車行網 綜合報道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遭遇到越來越多的困難,此前,深圳市發(fā)生的一件嚴重交通事故意外地將比亞迪卷入其中,原因是因為被撞車輛是比亞迪的電動車,這輛電動車被撞之后起火,車內乘員無一生還。

  雖然不能因此將事故原因歸咎于比亞迪的電動車,后來的一些調查結果也表明,事故與比亞迪電動車并不直接關系。但是這件事至少已經表明市場對于電動車的發(fā)展一直存有安全方面的擔心。

  中國政府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非常大,早前通過的《節(jié)能和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再次強調中國發(fā)展電動車的決心。

  然而,政策的力度與市場反應往往不成正比,201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guī)模都不到1萬輛的結果,讓2009年的《汽車產業(yè)調整和振興規(guī)劃》中規(guī)定的實現50萬輛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目標落了空,甚至這個差距還非常大。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歷程從2001年開始就已經開始,期間投資也有數十億的規(guī)模,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市場反差?

  我們如果看看一個地方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數據,也許會有所感觸,因為這個地方市場的數據與整個國家的市場發(fā)卻大相徑庭。

  2011年,山東省全年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達到6.8萬輛,其中純電動客車差不多700輛,混合動力170輛,小型低速純電動車達到6.4萬輛,銷售收入達到300個億。

  注意,從這里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數據與山東省有一個巨大的差異:低速電動車。

  山東省之所以有大量的新能源汽車產銷規(guī)模,是因為低速電動車市場的飛速發(fā)展。

  但是,從國家層面來說,一直不認可低速電動車的發(fā)展。有國家部委的相關人士就認為低速電動車技術是垃圾技術。

  低速電動車之所以遭到抵制的原因有:低速電動車更多的是使用鉛酸電池,而使用鉛酸電池被認為是一種污染嚴重的老舊技術;另外,低速電動車的時速比較低,達不到國家相關的技術標準。比如,即將于7月1日實施的《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明確規(guī)定,電動汽車最高車速不低于每小時80公里,續(xù)駛里程大于80公里。

  一方面是我們政策所推崇的新能源汽車因為技術不過關,遲遲得不到市場的認可,即使國家出臺了高額的財政支持政策,也仍然沒有人買賬;一方面則是已經受到消費者認可的低速電動車因為沒有被國家認可,而處境尷尬。

  這個矛盾如何解決?在政策與市場之間應該如何抉擇?我認為應該選擇市場。因為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擴大新能源汽車市場,是為了節(jié)能減排,而低速電動車做到了這一點,那么我們的政策為什么不進行支持呢?

  80公里的時速有必要嗎?在高速公路上的最高時速也就最高為120公里每小時,在一般的公里上,基本都是80公里每小時,在城市內的道路上,根本就不可能達到80公里每小時。既然這樣,我們規(guī)定這樣一個速度有意義嗎?

  低速電動車基本是在城市內部使用,更主要的是作為一個交通工具以方便工作生活,要那么高的速度根本就沒有用。

  如果說鉛酸電池是老舊技術,那么國家有關部門對于電動車自行車鉛酸電池的整頓并沒有讓這個行業(yè)垮掉,因為電動自行車已經開始使用更加安全環(huán)保的電池技術。

  低速電動車同樣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也許鉛酸電池并不符合國家的標準,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讓企業(yè)使用鎳氫電池,甚至鋰電池來推動低速電動車的技術進步。

  低速電動車的發(fā)展看來比較低端,但是卻符合科學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任何想一口吃個胖子的做法都是不切實際的的。如果我們一定要堅持高舉高打,那么中國電動車汽車技術上的落后仍然會讓中國電動車市企業(yè)無法實現超越。

  如果我們允許低速電動車市場的發(fā)展,那么巨大的市場容量,完全可以推動低速電動車各項技術的進步。

  技術進步的最終動力源在哪里?在于市場。只有市場的不斷應用與反饋,才能讓低速電動車市場不斷改進、不斷完善。

  而且從目前中國農村與城鎮(zhèn)市場的具體情況來看,低速電動車非常實用,就像電動自行車幾乎已經普及這個市場一樣,隨著電動自行車市場的更新換代,以及升級要求,低速電動車成為不二的選擇。

  這個市場本身就是一個試驗場,隨著技術簡單的低速電動車產銷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電池的密度會不斷提高,電動車可裝電池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電機、電控系統(tǒng)也逐漸完善,經過十年八年的技術變革,低速電動車就將經歷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從世界汽車發(fā)展的歷史看,今天看來很先進的汽車,不就是從從馬車改造過來的嗎?技術是一點點積累起來才能發(fā)生質變,期望技術一天之內就成為世界老大,那無異于癡人說夢。

  因此,在不放棄目前整車生產企業(yè)從高端進入電動車市場的同時,允許低速電動車進入市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取得突破的最為現實的途徑,因為這條路徑既符合市場的需求特點,同時又遵循了科學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深圳車行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shichang/13410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39
  •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
新聞推薦
熱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