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東方IC”
探索過太空、變革過汽車的馬斯克要來華挖隧道了。
8月3日,馬斯克又在Twitter上宣布新計劃了。借參加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契機,他要在華啟動The Boring Company(無聊/鉆孔公司)項目。
之所以如此胸有成竹,是因為馬斯克這次瘋狂構思落地了。2018年12月,開著特斯拉的馬斯克穿越了自家建造的地下隧道,現(xiàn)身The Boring Company產(chǎn)品發(fā)布會,向世人證明他吹過的牛又實現(xiàn)了。
此次馬斯克選擇來華推行The Boring Company,正是看準了中國政府對科技的支持,對發(fā)展智慧交通的決心。而馬斯克是嘗到了政策紅利的,他的特斯拉工廠成為中國首個外商獨資項目,面對偌大的中國市場,馬斯克看到的是希望。
8月29-31日,由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辦公室、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在上海舉辦,馬斯克受邀出席開幕式,億歐作為官網(wǎng)合作媒體將對活動進行全程報道。馬斯克勢必要在這次重要的中國活動上繪制自己的科技藍圖。
在2016年一次被堵在路上,馬斯克遂發(fā)Twitter立下flag:造隧道挖掘機,開辟隧道交通。這個從抱怨開始的想法在兩個小時內(nèi)正式立項,命名為“The Boring Company”。
想象一下,未來的你駕駛著汽車以最高時速250公里/小時在地下隧道中穿梭,躲過了擁堵的街道,流動的人群,悄無聲息地在城市中實現(xiàn)瞬間移動。這就是馬斯克的大膽想法。
馬斯克為了踐行構思,遂將自家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作為實驗場地,在其停車場挖了一條“demo地道”,以此明志。為了給隧道項目造勢,馬斯克在推特上賣了1.5萬頂“The Boring Company”定制帽子,收割了30萬美元,甚至做起了周邊產(chǎn)品,如火槍、滅火器及樂高板磚,引得一大批獵奇群眾圍觀捧場。
看似荒謬的想法背后,馬斯克有自己一套支撐理論。他認為,道路擁堵是由于過多的人流、車流與有限的道路面積不對稱而造成的,本質(zhì)是交通依然處于二維空間,交通應該像人們解決居住空間問題而建造高樓一樣,將其置于三維空間里,要么向上打造飛行汽車,要么入地建造多層地下隧道。由于飛行汽車受天氣制約,又實在擾民,馬斯克便選擇了地下。
據(jù)The Boring Company官網(wǎng)顯示,位于加利福尼亞州霍索恩的測試隧道已經(jīng)研發(fā)完成,其第一段1.14英里的隧道已于2018年12月份完工,項目投入達1000萬美元。這是The Boring Company首個落地項目,意味著隧道交通具有技術可實現(xiàn)性和商業(yè)化的可能。
目前The Boring Company已正式獲得了一份4860萬美元的合同,為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設計和建造一個Loop系統(tǒng),并為芝加哥中心的奧黑爾機場提供航站樓之間的隧道交通;另外,2018年1月,The Boring Company完成首輪1.25億美金融資,今年5月份,又獲得1.2億美元的戰(zhàn)略融資,投資方為8VC、DFJ德豐杰(全球)、Valor Capital Group。
商業(yè)項目紛至沓來,支撐者傾囊相助,馬斯克的科技帝國正在浮現(xiàn)。
雖然特斯拉總被唱衰,風波不斷,SpaceX的太空之旅遙遙無期,馬斯克個人備受爭議,但他如實將自身想法付諸于實踐,用科技打開了人們的想象力,算得上是科技創(chuàng)新派的代表之一。
在技術至上的時代,總得有人去驗證未來的可能性,去推動科技的落地,為何不是馬斯克,為何不會是在中國呢?
來源:億歐
作者:郝秋慧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renwu/96259
以上內(nèi)容轉載自億歐,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nèi)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