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消息,據(jù)CNN等外媒報道,Uber在美國正式上線了“打飛機”服務,用戶可在APP上預定,然后乘坐Uber的直升飛機從紐約曼哈頓區(qū)飛至肯尼迪國際機場,全程僅需8分鐘,完全無擁堵。
Uber在上個月就宣布了此項服務,并在美國時間周三下午正式上線。
據(jù)悉,該服務名為Uber Copter,單次飛行的費用在200美金左右(約合1374人民幣),并且該服務目前僅對Uber鉆石和珀金會員。飛機可以提供5個座位,每個乘客可以攜帶背包等小型行李。
目前,這個空中出租車使用的還是傳統(tǒng)直升飛機,對其將場地要求較高,因此提供的都是類似點到點的固定路線,還遠沒法做到網(wǎng)約車一樣的隨叫隨到。
當用戶在紐約規(guī)劃的路線涉及曼哈頓和肯尼迪國際機場時,才會在APP首頁頂部看到Uber Copter選項。用戶選擇打飛的服務后,Uber會安排車輛去接用戶到指定的停機坪,用戶可以即時下單,或者提前5天預訂。
與網(wǎng)約車服務一樣,Uber并非自己持有飛機和飛行員,飛機和飛行員均由美國新澤西州的HeliFlite直升飛機公司運營。
從這個玩法來看,如果這一服務需求足夠之大,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直升飛機公司參與運營。
Uber表示,其計劃通過紐約的空中出租車服務了解空中網(wǎng)約車的運營經(jīng)驗,并以此來改進未來的產(chǎn)品,并將這一服務擴展到更多地區(qū)。更遠的未來,其計劃是將飛機替換為無人駕駛飛機,以進一步提升效率和安全性。
事實上,早在2016年,Uber就發(fā)布了一個97頁的白皮書,詳細闡釋了自己的城市飛行的士系統(tǒng)。2017年又在美國達拉斯召開了為期3天的“Uber Elevate Summit”會議,并在會上公布了自己的空中交通計劃(Uber Elevate)。
當時的會議上,Uber與巴西航空工業(yè)公司、達拉斯政府表示,2020年將在達拉斯與迪拜正式試運營Uber的飛行的士網(wǎng)絡。從現(xiàn)在來看,Uber將這一計劃又提前了一步。
今年6月10日,一架直升機在紐約上空墜落到一座建筑頂部,飛行員喪生。雖然本次事故沒有造成城市內居民的傷亡,但還是引起了城市管理者和部分居民對城市飛行服務的擔心。
而Uber Copter服務的上線,又剛好是在上述空難之后,因此也收到了紐約一些官員的指責。不過就跟此前多年,Uber一直都是“約抵制,約活躍”。
Uber上線打飛的服務,并非是通過飛機吸引眼球和關注,其背后反應了兩個趨勢:
1、空中和地下交通時代
地面交通容量已經(jīng)到達頂峰,目前只能通過向空中和地下發(fā)展來解決擁堵和交通問題。馬斯克的Boring公司是在地下鉆洞,而Uber此前就提出了Uber Elevate計劃,希望打造空中出租車隊伍來提升交通效率。
現(xiàn)在,馬斯克的第一條隧道已經(jīng)開始測試,而Uber的飛機服務也來了。我們真正站在了大眾交通向空中和地下擴展的新時代門口。
▲馬斯克的地下隧道
此前,人類也有飛機和地鐵等工具,但這都是由政府或企業(yè)統(tǒng)一運營的服務,屬于公共交通的一部分。而隨著Uber飛機和馬斯克的隧道逐漸落地,普通群眾也將像使用汽車一樣,自由在空中和地下出行。
2、飛機行業(yè)也面臨著四化浪潮
汽車四化浪潮已經(jīng)人盡皆知,但不容易被關注到的是,飛機行業(yè)也迎來了四化浪潮。
跟汽車行業(yè)發(fā)生的事情一樣,Uber推出了網(wǎng)約飛機服務,改變了飛機的使用方式,而像是奔馳參與投資的飛機公司Volocopter,就致力于研發(fā)電動直升飛機來大幅降低飛機的使用成本。
▲奔馳投資的Volocopter
此外,由于空中交通環(huán)境更簡單,自動駕駛、網(wǎng)聯(lián)等技術也都將是未來飛機的標配??梢钥隙ǖ恼f,現(xiàn)代工業(yè)之巔——飛機行業(yè)也正面臨這嚴峻的飛機四化浪潮。
據(jù)車東西此前整理統(tǒng)計,目前在飛機四化領域,涌現(xiàn)出了大量玩家,主要分為兩派:
▲飛行汽車玩家統(tǒng)計表(車東西制表)
第一派目的是打造兼具飛機、汽車兩種形態(tài)的產(chǎn)品,目的是讓汽車上天,比如吉利收購的Terrafugia、Aeromobil、PAL-V等公司,其目標讓汽車能在地上跑,也能上天飛。
很明顯,這類產(chǎn)品不僅需要較高的技術難度,還需要駕駛員擁有飛機執(zhí)照,普及難度很大。
第二派的野心則更大,其目標是打造電動,甚至是無人駕駛的電動飛機,組建空中出租車網(wǎng)絡。不需要飛機執(zhí)照即可讓大部分人享受飛行服務,徹底重塑空中交通體系。
▲使用手機APP打飛機是多家公司的終極夢想
目前,奔馳投資的Volocopter、國內的億航、奧迪聯(lián)合空客推出的Pop.Up Next概念,以及Uber推出的Uber Copter服務和Elevate計劃都走的這一路線。
▲奧迪聯(lián)合空客推出的Pop.Up Next飛行汽車
而在上述公司的激勵之下,也吸了更多的玩家,勞斯萊斯、阿斯頓馬丁、保時捷都發(fā)布了未來個人飛機的概念圖,而像是Lilium、Cartivartor、Kitty Hawk等公司也不斷出現(xiàn),并獲得了豐田、谷歌等車企和科技公司的資金支持。
來源:車東西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qiye/94594
以上內容轉載自車東西,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