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
  3. 企業(yè)
  4. 格局重塑,“埃小蔚”不止于當下

格局重塑,“埃小蔚”不止于當下

汽車公社

這個世界從來都是一個持續(xù)保持動態(tài)平衡的世界。從社會活動到產業(yè)變革,都脫離不了此種特定的律動。沒有人能始終主宰歷史,亦不會出現寡頭能時刻把握著制定游戲規(guī)則和秩序的話語權。

所以,在現行的市場發(fā)展下,隨著新能源產業(yè)的路徑日漸清晰,造車新勢力為行業(yè)未來構建起一整套全新生存邏輯的同時,你會發(fā)現,所謂的新舊交替,也不過在一瞬之間。經歷短短數年的發(fā)展,頭部新勢力內部的分化中,早已透露出一個個嶄新的身影。

尤其自3月以來,疫情的廣泛影響,讓中國部分汽車市場進入了停擺,新能源車市場的格局變遷,好不容易進入了短暫的休整期。但必須承認的是,綜合前4個月的累銷數據來看,事關新能源車企的坐次排位,還是不免出現了新風向。


孰強孰弱,一目了然。

埃安,作為一家2020年年末才獨立運作的新能源車企,或許它的身上會有一些與互聯網基因濃重的新勢力并不趨同的氣息,可在這一年多的時間,發(fā)生在這家車企身上的變革,不得不讓我們深感,市場的每一次蛻變是何其劇烈。

又像此前,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曾用“埃安的發(fā)展目標至少要做到,把現在的'蔚小理'”,改成'埃小蔚'”,向外界表露埃安進階的決心與信念。

當新能源市場的風云變幻,并不會圍繞現有格局而構建,那么,從默默奮進到領銜整個新能源市場,相信埃安理應有這份底氣。

創(chuàng)新不已,煥新不止

眾所周知,自全球汽車市場宣布能源革命起,中國車市從中產生的作用不言而喻。哪怕在此期間,當特斯拉逐漸在細分領域確立起自己的權威,來自中國的造車新勢力所呈現出的態(tài)勢,其針對性和攻擊性都是前所未有的。

產品上的高速迭代、顛覆性的渠道改制,用戶圈層的共創(chuàng),乃至整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建,無論這些新興車企之間的裂變如何發(fā)生,隨著中國品牌不帶枷鎖地全力輸出,燃油車時代的邏輯不說轉瞬間支離破碎了,至少都到了重組的地步。

這樣的背景下,作為目前位居新勢力頭部陣營的埃安,能取得如今的成績,又何嘗不在于此?

脫離舊體系而自建新體系,從研發(fā)革新到產品迭代,從用戶研判到渠道拓展,從主動向產業(yè)潮流靠攏到積極尋求IPO的契機,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埃安就是那般不安天命,在這樣一個群敵環(huán)伺的環(huán)境中,完成了蛻變。


或許“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方針,是促使埃安成為國內唯一在EV、ICV領域都具備領先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新能源車企的緣由。但如今,四年多過去了,在領先研發(fā)、智造能力等課題上,埃安所做的、在做的,實際上又遠比人們想象中的來得更為精進。

就在一個星期以前,憑借對行業(yè)的巨大貢獻和極高的用戶價值,廣汽埃安動力電池技術群,在央視CCTV舉辦的《中國年度汽車風云盛典》上,榮獲科技類最高獎項 “評委會大獎”。我想,埃安在新能源技術儲備上的積累,確實在廣大消費者和業(yè)內人士心中得到了認同。


此外,為了提升產能和智能制造的能力,埃安還早于今年2月完成了埃安智能生態(tài)工廠的二期生產線擴建,通過運用全球領先的工藝技術,在融合日系精益制造體系的廣汽生產方式基礎上,打造出更高效的埃安生產方式,用以完成對對手的超越。

是的,新能源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從不缺乏創(chuàng)新不止的玩家。像“蔚小理”這樣互聯網出身的造車新勢力,無一例外。他們用著最新潮的方式為中國新能源產業(yè)打上鋼印的同時,又為所有在局者,制定了一整套全新的生存法則。

盡管埃安的每一次變革,其目的也聚焦在“新勢力該如何激發(fā)市場潛力”。

可與之相比,隨著埃安在產銷上占據榜單首位成為常態(tài),作為一家時刻保持和時代同頻的新能源車企,取得超前的技術滲透之際,體系中內生的潛力和一切涉及營銷改變、模式迭代等舉措,在當下的環(huán)境中也愈發(fā)令埃安的品牌形象發(fā)生質的改變。

簡單舉個例子:去年7月,廣汽埃安首家品牌直營體驗中心,在廣州天河正佳廣場正式開業(yè)了。


一如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彼時對啟用“直營+經銷”雙軌創(chuàng)新模式的解讀,“此舉意味著我們邁入‘線上+線下’同時直接服務用戶的新階段,實現用戶價值的又一升華;同時也是渠道模式的創(chuàng)新變革……”

我想,無論其他新勢力如何在渠道建設上選擇“一條道走到黑”,對于埃安而言, “直營+經銷”的雙軌模式在長期共存中,將共同推動埃安品牌發(fā)展。在核心城市持續(xù)布局的它們,會成為品牌踐行新思路、新模式的前沿陣地,以及創(chuàng)新變革的加速器。

關于埃安這一年來的變化,外界已經無數次從各個渠道得知。除去銷售模式的拓寬,一切事關造車新勢力的標簽也早早與埃安進行了綁定。而今,當所有的變革和成長匯集時,其實更意在突出埃安不同于所有車企的精神內核。

若從整個產業(yè)往后的發(fā)展軌跡去看,科技公司的屬性以及多維度改變的公司體系,終究會助力埃安在新能源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中,和固有的新勢力站上同一舞臺,甚至做得更好。


有底氣,才更有信心

平心而論,在擺脫了春節(jié)車市留下的尾巴,2022年的中國車市,開始進入了新一輪的競逐。而和往常一樣,5月的第一周,成了所有造車新勢力公布銷量的時間。但不一樣的卻是,礙于自3月中再次冒頭的新冠疫情影響,相比單純的銷量比拼,市場的波云詭譎,似乎開始對所有新勢力的體系進行著考驗。

表面上,4月10,212輛的單月銷量的確說明了,因疫情而產生的連鎖反應,為埃安在各個層面所帶去的挑戰(zhàn),不會比其他人來得更為輕松。未來的路如何去走,在當下都將成為一道難解的課題。

可話又說回來,隨著整個新能源市場已經從往日的政策導向型發(fā)展進入了消費導向型發(fā)展的新階段,埃安始終占據銷量榜首的實力,時至今日都未衰減。也意味著,埃安開始在新能源市場中展露出了一個領導者的模樣。

甚至可以說,當新能源車成為主導中國車市的執(zhí)牛耳者,以埃安目前的發(fā)展?jié)摿Γ豢芍^是新勢力下一階段發(fā)展的中流砥柱。

要知道,整個1~4月,能將累計銷量推高至 55,086輛,并且能在供需關系、產品規(guī)劃上做出平衡的主機廠,除了埃安以外,真的很難找到第二個。


總有人說,中國的新能源市場能走到今天,是所有中國車企共建的結果。新勢力所起到的作用,僅在于理念創(chuàng)新也好,或是對消費趨勢的探討走在了人前。

奈何,當新能源市場不再以新鮮感作為評價標準,轉身更看重現階段的市場表現時,如若能始終將月銷成績維持在高位,并在品牌形象上的把握和私人市場的口碑樹立上占得先機,相信中國車市的未來是離不開新勢力在產業(yè)發(fā)展上做出的貢獻。

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中寫道,“暴風雨結束后,你不會記得自己是怎樣活下來的。你甚至不能確定,暴風雨是否真的結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就是當你獨自穿過了暴風雨,你便不再是原來那個人?!?/p>

可見,經歷過新能源市場最初的無序,趟過一輪又一輪的產業(yè)裂變,已然成為新勢力領頭羊的埃安,或將不懼未來。

而今年3月,廣汽埃安又采取了非公開協議增資的方式,實施員工股權激勵、廣汽研究院科技人員“上持下”持有廣汽埃安股權及同步引入部分戰(zhàn)略投資者。

新能源發(fā)展如日中天,也許IPO依舊是所有造車新勢力尋求新生的最終手段,但在這之前,對于埃安而言,構建“人心”主導的全新體系,其意義之重大則更為顯而易見。

新能源車企要想時刻保持清醒的生存認知,歸根結底離不開企業(yè)的內生力。面對持續(xù)高速發(fā)展的電動化時代,埃安不是一家?guī)煶谢ヂ摼W的新勢力車企,并不是重點。因為,從它的所思所想中,我們提煉出了一個行業(yè)領跑者的變革之道。


在這個紅利漸顯的年代,當一線新勢力完成銷量上的階段性成功,新興車企是否具有造車實力意識無需多言。隨著整個汽車市場加速轉型、各個傳統車企和跨界科技公司的入局,考驗它們的地方將落在是否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之上。

對此,既擁有傳統車企的深厚人才、技術底蘊,又具備不輸造車新勢力的創(chuàng)新思維;既有充滿活力的人才引進培養(yǎng)機制,同時也有積極向上的企業(yè)文化和價值觀。對于今日的埃安,一切都顯得是如此恰到好處。

切勿溫柔地走入那黑夜。這是埃安給自己的啟示,想必亦將成為市場給所有人的忠告。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qiye/174392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37
  •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
新聞推薦
熱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