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
  3. 企業(yè)
  4. 本田覺醒

本田覺醒

未來汽車日報 秦章勇

來源:本田

作者 | 秦章勇

編輯 | 李歡歡

本田終于覺醒了。

10月13日,Honda(本田)中國正式發(fā)布全新純電動車品牌“e:N”,同時發(fā)布e:N系列五款全新車型。在如火如荼的電動車領域,本田一直無所作為,眼看著新勢力與傳統(tǒng)自主車企扶搖直上,后知后覺的本田終于開始發(fā)力。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常務執(zhí)行董事兼中國本部長井上勝史形容這一天對于本田來說“是里程碑式的一天”。

今年以來,新能源車市場繼續(xù)狂飆突進。根據(jù)中汽協(xié)數(shù)據(jù),9月份新能源車銷量達到35.7萬輛,同比增長1.5倍,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19.5%,創(chuàng)歷史新高。本田確實無法繼續(xù)冷眼旁觀了。

井上勝史表示,e:N系列產(chǎn)品將首先交付給中國用戶,未來將依托遍布全國的1200家特約店,打造“e:N”空間,同時還將出口到海外市場。

按計劃,至2030年,本田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的銷量占比將達到40%,2035年達到80%,2040年達到100%。2030年之后,本田在中國推出的所有新車型均為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等電氣化車型,將不再投放新的燃油車產(chǎn)品。

不過,已經(jīng)上市的燃油車在2030年以后會繼續(xù)銷售?!笆紫扔扇加蛙囅蚧靹榆囍饾u轉化?!?/p>

“有新勢力的味道了”

發(fā)布會現(xiàn)場,本田一口氣發(fā)布了三款概念車,“e:N“系列第二彈e:N Coupe concept、第三彈e:N SUV concept、第四彈e:N GT concept,定位分別是轎跑、SUV以及高性能車型,這三款車型的量產(chǎn)版將于五年內陸續(xù)上市。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從概念車造型來看,夸張的燈帶、凌厲的車身線條,以及前傾的前臉等元素,整體設計風格頗為前衛(wèi)。本田造型設計人員告訴未來汽車日報,未來量產(chǎn)時將盡可能多地還原概念車的設計元素。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這讓不少人感受到本田向純電動車市場轉型的決心,不少網(wǎng)友感嘆“時代變了”、“有新勢力車企那味了”。

和三款概念車一同亮相的,還有東風本田e:NS1特裝版和廣汽本田e:NP1特裝版兩款車型,e:NP1和e:NS1基于前驅的“e:N Architecture F”純電架構打造,擁有“高剛性純電動車專用車架”、“三合一高功率電機”及最大續(xù)航里程超過500公里的電池。官方表示,實車將分別于武漢車展和廣州車展亮相,并最終在2022年春季上市銷售。

廣汽本田e:NP1 特裝版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未來汽車日報受邀搶先靜態(tài)體驗了這兩款新車。從外觀來看,兩款新車都采用了本田全新的家族式設計元素,封閉的多邊形進氣格刪,表明了其電動車身份。前臉上懸掛的扁平化LOGO也格外醒目?,F(xiàn)場工作人員告訴未來汽車日報,這是本田車型首次使用扁平LOGO,這也是象征e:N系列的新車標。

此外,新車前臉狹長的車燈擁有“Heart beat交互燈語”的功能,在充電過程中可以呈現(xiàn)多種燈語表情。

東風本田e:NS1 特裝版 來源:本田

官方表示,e:NP1和e:NS1將搭載e:N OS全棧智控生態(tài)系統(tǒng),集成有AI語音助理、車家互聯(lián)、能量管理、OTA在線升級等功能。未來汽車日報體驗了該系統(tǒng),其中15.2英寸中控屏格外醒目,從空調設置、多媒體控制再到各種應用,都能通過大屏操作。

本田技研工業(y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zhí)行副總經(jīng)理秋和利祐告訴未來汽車日報,新車型搭載的是Honda CONNECT 3.0智導互聯(lián)系統(tǒng),此系統(tǒng)同時也搭載在新款的思域和雅閣上。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官方表示,e:NP1和e:NS1首次搭載了DMC駕駛員感知系統(tǒng),可以識別駕駛員狀態(tài),必要時中控屏幕也會顯示信息主動提醒司機,確保安全行駛。

“市場有多大,競爭就有多激烈”

在本田的電動化戰(zhàn)略中,中國市場成為最重要的戰(zhàn)場。

官方表示,本田在純電動領域將整合中國的資源,在五年內連續(xù)推出10款全新“Honda品牌”純電動車型。井上勝史有信心,“整合中國最優(yōu)資源開發(fā)的EV車型將是最適合中國市場的車型,未來還可以將其推向全世界”。

為了配合“e:N”系列產(chǎn)品推向市場,本田在中國的兩家合資公司,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將分別建造全新的純電動車工廠,并計劃從2024年起陸續(xù)投產(chǎn)。

供應鏈也力求實現(xiàn)百分百國產(chǎn)化,本田牽手了動力電池龍頭企業(yè)寧德時代,雙方將以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發(fā)動力電池。2020年,雙方曾簽署研發(fā)合作協(xié)議 ,彼時,本田還認購了寧德時代約1%的股份。

來源:寧德時代官網(wǎng)

據(jù)本田造型設計人員透露,為了迎合中國年輕消費者的審美,e:N概念車的造型設計團隊全部為中國本土設計師,而且團隊主要以年輕人為主,年齡最小的僅有22歲。

本田費盡心思討好中國消費者,看中的是這片潛力無限的藍海市場。

目前中國已經(jīng)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滲透率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ǎn)業(yè)鏈也不斷完善。目前中國擁有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等多個新能源產(chǎn)業(yè)集群,幾乎在一天之內就可以將一輛電動車的零部件聚集起來。

正因如此,特斯拉的國產(chǎn)化率才會迅速飆升,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臨港新片區(qū)黨工委副書記袁國華表示,2021年底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國產(chǎn)化率將達到90%。早在2020年第一季度,特斯拉CFO扎克·柯克霍恩就表示,上海工廠生產(chǎn)Model 3的成本已經(jīng)低于弗里蒙特工廠。

本田顯然也算了一筆賬,依靠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ǎn)業(yè)的優(yōu)勢,可以最快實現(xiàn)自己的電動化目標。

廣汽本田e:NP1 特裝版 來源:本田

日本咨詢公司Carnorama的分析師Takeshi Miyao表示,在中國站穩(wěn)腳跟是本田實現(xiàn)2040年碳中和目標的前提條件,“這是本田進軍電動汽車市場的最佳方案”。他表示,盡管本田已聯(lián)手美國巨頭通用汽車,但中國擁有更先進的電動汽車市場。

中國的客戶群體對電動車的接受度更高一些,“但市場有多大,競爭就有多激烈”。井上勝史意識到,“能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站住腳,就可以在全球市場站住腳?!?/p>

大亂斗時代開啟

本田即將進入的,的確是個殘酷的競技場。
在本田之前,以大眾為代表的傳統(tǒng)車企已經(jīng)在中國市場早早布局,大眾MEB平臺便是其掀起電動化攻勢的關鍵。今年,大眾向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導入了ID.4系列和ID.6系列共計4款車型。

ID.6 X 來源:大眾官網(wǎng)

不過從銷量來看,大眾ID.系列的表現(xiàn)并不理想,在上市初期,ID.4系列的月銷量在千輛上下浮動。直到6月份開始南北大眾ID.系列車型的合并銷量才過三千。第三季度,大眾ID.家族共交付2.2萬輛。相比之下,同期,身為新勢力車企的小鵬汽車交付量已超2.56萬輛。這樣的局面令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很不滿,他認為集團必須改變在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銷售策略,以應對純電動車銷量不佳的尷尬。

真正需要本田警惕的對手,是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勢力,以及由自主車企推出的極氪、埃安等品牌。

2014年前后,新勢力車企開始涌現(xiàn)。經(jīng)過多年發(fā)展,“蔚小理”等新勢力車企已經(jīng)邁過最危險的階段,月銷量進入萬輛時代。上汽通用五菱遙遙領先,自五菱宏光MINIEV推出后,銷量便不斷飆升,9月這款車零售量為3.5萬輛,連續(xù)13個月成為中國新能源市場銷冠,累計銷量已超40萬輛。

特斯拉作為所有電動車企的“公敵”,在中國市場一騎絕塵。盡管遭遇多次車主維權、頻繁調價等負面消息纏身,其銷量仍然不斷上漲。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顯示,9月,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達到5.2萬輛,其中Model Y在國內售出3.3萬輛,這個數(shù)字不僅在新能源車領域大比分領先,即便在燃油車市場也不可小覷。

Model Y 來源:特斯拉官網(wǎng)

與此同時,阿里、小米、百度等科技巨頭也加入了造車大戰(zhàn),與本田一樣,大部分新玩家首款純電車型的推出時間均定為2022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正經(jīng)歷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洗牌。

面對這樣的復雜戰(zhàn)局,本田能有多少勝算?

決勝智能電動車的關鍵武器是智能化,目前,本田官方透露的相關信息比較有限。

本次發(fā)布會,本田帶來了最新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Honda SENSING 360,與原有系統(tǒng)相比,該系統(tǒng)在單眼攝像頭的基礎上,新增了5個毫米波雷達。感知范圍由車輛前后方擴展到360度全方位。按計劃,該系統(tǒng)將于2022年在中國發(fā)布的全新純電車型上搭載。不過關于更高級自動駕駛技術及應用,官方并未透露更多信息。

眼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水大魚大,既有手握重金的科技巨頭,也有先發(fā)制人的自主車企。后來者本田,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請關注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秦章勇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qiye/158556

返回第一電動網(wǎng)首頁 >

收藏
64
  •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
新聞推薦
熱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電動網(wǎng)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jīng)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lián)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wǎng)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