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板塊,“自主一哥”吉利并未延續(xù)其在燃油車領域的優(yōu)勢。
早在2015年,吉利汽車便提出了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戰(zhàn)略——“藍色吉利行動”。彼時,吉利的目標是“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整體銷量超90%”。
如今,“5年之約”未能兌現。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吉利累計銷量達132.02萬輛,連續(xù)四年奪得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但在新能源車領域,幾何A、幾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產品2020年總銷量僅為6.81萬輛,在總銷量中僅占5.16%。
眼下,新能源江湖競爭風起云涌。“新造車三兄弟”2020年銷量均攀上歷史新高,國產Model Y開啟預訂一周狂賺上萬訂單,東風、上汽等“國家隊”發(fā)布高端新能源品牌。
眼看對手在新能源領域跑馬圈地,吉利似乎“急了”。短短10天內,先后與百度、富士康、騰訊達成合作,打造智能化新能源汽車。搭檔科技巨頭,能幫助吉利挽回頹勢嗎?
“起大早,趕晚集”
2015年,新能源汽車方興未艾,但吉利汽車掌門人李書福卻敏銳地“嗅”到了商機。
當年11月,伴隨“藍色吉利行動”新能源戰(zhàn)略發(fā)布,吉利推出旗下首款純電動汽車——帝豪EV。當時,蔚來汽車剛成立一年,首款量產車ES8兩年后才正式面市;特斯拉還是中國市場的“新面孔”,Model S在華銷量遇冷,2015年前5個月銷量僅1729輛。
由于入局較早,帝豪EV沒什么競爭對手。乘聯會數據顯示,這款車2015-2016年總銷量逾4萬輛。之后,吉利在純電方面幾乎沒有新作品,沉寂兩年,帝豪GSe才于2018年6月上市。
吉利“空窗”的兩年內,涌入不少新的玩家。比亞迪元EV、寶駿E100等車型紛紛上市,小鵬G3等造車新勢力的首款車型也陸續(xù)交付。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前2個月,帝豪GSe銷量僅3842輛,相比之下,比亞迪元EV銷量為11826輛。
為挽救銷量頹勢,吉利在新能源領域接連布陣。
2019年4月,吉利在新加坡發(fā)布高端純電動品牌“幾何汽車”,并發(fā)布了幾何品牌旗下第一款車幾何A。在吉利內部,幾何品牌與吉利品牌、領克品牌是平行的,同屬于吉利汽車集團之下。
領克汽車也發(fā)布了新能源戰(zhàn)略,表示將“分階段實施,從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油電混合動力,最后邁向純電動汽車階段”,2019年9月,領克02 PHEV、領克03 PHEV在成都國際車展上市。
從沃爾沃分離出來的極星,則挑起了“豪華電動車”的擔子。其中,極星1定位為豪華高性能GT轎跑,于2019年實現量產。極星2定位為中級豪華電動車,于2019年3月正式亮相,被視為“特斯拉的挑戰(zhàn)者”。
極星2 來源:極星官方
進入2020年,吉利又瞄準中低端新能源車及出行市場,于4月發(fā)布全新子品牌楓葉汽車。7月11日,楓葉汽車首款量產車型楓葉30X正式上市。此外,吉利與奔馳聯手打造的smart首款純電SUV將于2022年亮相。
據未來汽車日報不完全統(tǒng)計,如果再加上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旗下的遠程汽車和倫敦電動汽車,吉利控股旗下開展新能源業(yè)務的品牌已超過8個。
雖然多線并舉,但吉利在新能源領域成績寥寥,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Top 10排名中,吉利旗下品牌均未上榜。
其中,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高端品牌“幾何”2020年全年銷量僅為10328輛,甚至不及特斯拉在華12月份的單月銷量(25455輛)。據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發(fā)布的豪華品牌上險數據,2020年極星累計上險數僅為365輛。
“把脈”吉利新能源
在燃油車領域貴為“一哥”,為何在新能源領域卻郁郁不得志?
首先,多線并舉的策略便存在一些弊端,吉利旗下有不少車型類型與價格重疊,很難避免內部競爭。
比如,極星2和幾何A的定位同為高端純電動緊湊型轎車,續(xù)航里程也相差不大,極星2為450km,高配版幾何A為500km。同為緊湊型SUV,帝豪GSe與幾何C價格相差不大,分別為10.99萬元起和12.98萬元起。
幾何C 來源:吉利官方
此外,從首款帝豪新能源,到楓葉30X、幾何系列,過去5年間,吉利所有的電動車產品均選擇“油改電”思路。
中信證券汽車分析師李凱蒙向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介紹,“油改電”是借助現有燃油車平臺,對車輛進行適應性調整,放入電機、電池打造為電動車。這是車企開發(fā)電動汽車成本最低、最高效的方式。
“為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車企首款電動車產品采用油改電的方式,是能夠被理解的,”李凱蒙分析,“比如奔馳EQC便是由GLC改造而來”。
但直到2020年,吉利的電動車仍未逃脫“油改電”的命運。2020年7月推出的楓葉首款SUV楓葉30X為吉利遠景X3的油改電車型,8月推出的MPV車型楓葉80V,是將吉利嘉際從燃油版改成了電動版。
在李凱蒙看來,2020年上市的車型仍采用“油改電”思路,便“不那么有誠意”。李凱蒙介紹,“油改電”的產品從誕生之始就存在續(xù)航短、充電慢、底盤不穩(wěn)定、操控性差等短板,“這是因為電池能量與體積的比值,明顯低于汽油。由于長時間內無法實現跨越式突破,燃油車平臺與電動車平臺在兼容上存在困難”。
銷往B端市場,也或多或少影響了幾何在C端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
幾何前員工王波向未來汽車日報透露,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幾何汽車的庫存難以消化,銷量不太樂觀,因此曹操專車平臺吸納了部分幾何A車型。
開拓C端市場才是當務之急。中金公司研報顯示,2020年三季度,新能源車的個人需求占比為70%,較2019年同期提升12個百分點;而B端營運需求占比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至16%。
如今,造車新勢力已經在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自動駕駛或成為未來競爭的關鍵。在2020NIO Day上,蔚來發(fā)布了最新的自動駕駛技術。理想則表示,目前已經將自有軟件算法集成到NVIDIA平臺進行道路測試。小鵬宣布,將從2021年生產的量產車型開始升級自動駕駛軟件和硬件系統(tǒng),并采用激光雷達技術提高相關性能。
“與頭部造車新勢力相比,吉利在車聯網和自動駕駛方面的技術儲備,目前是落于下風的。”吉利員工張洋評論道。
還有機會嗎?
吉利顯然并不甘心落于人后,自去年9月開始,吉利便開始了一系列自救行動。
2020年9月23日,吉利汽車集團正式發(fā)布新一代純電動架構平臺——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據吉利介紹,該架構歷時四年打造,投入超過180億元,是以用戶出行體驗為核心的純電原創(chuàng)架構,以硬件層、系統(tǒng)層和生態(tài)層構建了三位一體的立體化布局。
相比燃油車平臺,浩瀚架構不僅能使電動車的續(xù)航里程大幅提升至700公里,還能保障動力電池20萬公里內無衰減。SEA OS整車智能開發(fā)系統(tǒng),令浩瀚架構擁有超過4000個API接口,可實現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FOTA。
“基于SEA OS系統(tǒng),不僅傳統(tǒng)意義的供應商會成為我們的開發(fā)伙伴,科技公司、個人用戶等都可以在此開放平臺進行定制化開發(fā)?!奔囇芯靠傇涸洪L胡崢楠在接受未來汽車日報采訪時表示。
得益于浩瀚架構,吉利迎來新的合作伙伴。
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yè),將與吉利聯手造車,合作將基于吉利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展開。
張洋認為,“借助百度的系統(tǒng)軟件和自動駕駛能力,可增值旗下的新能源汽車,成為打動消費者的新賣點?!?/p>
不過,“同門競爭”的風險依舊存在。吉利與百度打造的首款量產車與浩瀚平臺首款純電動概念車領克ZERO Concept(2021年實現量產上市)有多大差異不得而知。
“傳統(tǒng)車企要轉型,面臨幾大難題。首先是思想意識的轉變,要以用戶運營的方式精細化運營電動汽車;對智能化、網聯化、自動駕駛等技術的認知、理解和判斷(存在短板);平衡既得利益?!睆堁蟾锌?,“目前來看,吉利要做的還有很多”。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吳曉宇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qiye/136915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