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亞迪一貫以來敢說敢做的作風,在外人看來,總是給人留下有吹牛的感覺。從最早“2015年中國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的豪言壯語,到“分分鐘造出特斯拉”,如今,比亞迪在4月11日的BYD DREAMS品牌盛典上,又開啟了王朝模式,
號稱比亞迪13年走過了別人130年的汽車歷史,有的人又驚呼比亞迪在“大躍進”啦,看來這吹牛的毛病還是沒改啊?
而有意思的是,在外人看來的吹牛,還真有一部分信了,還幫著比亞迪在傳播,為之激動。這部分人就是迪粉。從論壇到微薄,微信,到朋友圈,QQ群,沒日沒夜的刷著比亞迪的消息,討論的熱火朝天。俗話講“無利不起早”,可迪粉告訴你是為了情懷,跟錢無關,你信嗎?
我作為身在其中的一員,與比亞迪和全國的迪粉共同走過了這么多年,自然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在比亞迪的超速發(fā)展不被信任和迪粉情懷不被理解的情況下,可能的結(jié)果就是,你說什么都可能遭來質(zhì)疑、調(diào)侃甚至反感,這是迪粉苦惱和值得反思的地方。所以這篇文章我從一開始就盡量把自己沉淀到最普通的車主的角度(我是秦的前十車主之一,開秦已經(jīng)進入第三個年頭,我當?shù)亟M建的車友會也有近百輛新能源車,我也多次體驗過唐),也換位到質(zhì)疑者的角度去解讀比亞迪和他的王朝。咱們就事論事,說的有道理可點贊可評論,說的不對你可以盡情噴,可以討論。
回到主題,比亞迪用13年建立的王朝,13年是什么概念,王朝又意味什么?
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誕生于1886年,距離今年剛好130年。新中國第一輛汽車誕生于1956年,距離今年60年。如果堅持毛澤東時代的精神,中國汽車真正發(fā)展60年,到今天不知道結(jié)果會怎么樣(可參考韓國本土汽車發(fā)展的歷史)。而中國汽車從1984年開始走上了合資的不歸路,拿著微博的代工費,做著市場換技術的夢。從1996年以后,民營汽車企業(yè)走上歷史舞臺,而比亞迪屬于比較晚進入的,那是2003年,距今年僅僅13年。
世界汽車發(fā)展了130年,中國汽車發(fā)展了60年,合資了32年。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講,汽車發(fā)生了多大的變化?外資品牌越來越多的涌入中國,中國第一代車主是在合資洗腦下完成了對汽車的啟蒙,后人在父輩、老司機和媒體的教誨下,繼續(xù)揣著機械鑰匙,開著手動擋上路“享受駕駛樂趣”,駕校里的學員仍然在扳著沉重的方向盤,吃力的拉著手剎,在抖麻了的教練車里練著怎么控制離合。幾十年了,我們看到老掉牙的桑塔納捷達等仍然霸占著銷量前列,就算再過10年,又能怎么樣?我也曾經(jīng)開了五年某合資品牌的手動擋汽車,我想說真的夠了,難道我們就不能享受一下高科技嗎?直到秦的出現(xiàn),讓我看到希望。自動擋、渦輪增壓、雙?;靹?、全車無鉛鐵電池、遙控駕駛、360度全景影像等等幾十項科技配置,關鍵還完全是咱國產(chǎn)的。現(xiàn)在可以這么說,秦才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能代表中國的汽車。
(秦100全新內(nèi)飾)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要提醒我了:迪粉又開始吹了,就你秦代表中國車?其他車都不算車了?首先,合資車不能當中國車吧,只能算中國人代工生產(chǎn)的,核心技術部件,包括外形設計基本都是老外說了算。不可否認,合資車也有做的好的,當然價格也不便宜,不僅不便宜,還有可能加價減配。其次,汽車的核心零部件還需要依靠進口組裝的,不能算真正的中國車吧。秦,從外形和內(nèi)部發(fā)動機變速箱和三電核心部件,包括控制軟件都是中國人自己設計生產(chǎn),這在全球來看都是獨此一家。正因為如此,已故原乘聯(lián)會會長饒達老先生成為了秦的首批用戶之一,他的父親就是汽車工業(yè)之父饒斌,新中國第一輛汽車誕生在他手里。兩代人分別證明著中國汽車的發(fā)展歷程。秦,算是在饒達老先生有生之年圓了他的中國汽車強國夢。而秦,僅僅是比亞迪王朝的一個開始。。。
比亞迪王朝系列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到底牛在何處?在我看來必然是技術和創(chuàng)新。這時候可能又有人提醒我了:就你比亞迪,連外形都是山寨別人的,跟我談技術?你的技術也是山寨別人的吧?對這樣的質(zhì)疑可以理解,還真的被問的沒脾氣。誰叫你比亞迪2003年才進入汽車行業(yè)。如果你在100多年前誕生,與奔馳福特同歲,按照比亞迪的創(chuàng)新基因,結(jié)果會是怎么樣?在質(zhì)疑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可以看看其他車企的發(fā)展歷史,豐田起步階段外形山寨歷史長達30年。比亞迪曾經(jīng)走過的外形設計之路,如今其他國產(chǎn)品牌正在上演。作為后來者,不可能重復前人走過路一成不變的再走130年,站在一堆巨人肩膀上消化吸收,再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這樣社會才能更快的得到發(fā)展。比亞迪的過人之處在于敢做敢拼,不懼技術權威,多部門的垂直整合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年輕人的斗志,提供良好的技術創(chuàng)新的搖籃。13年,創(chuàng)造出世界首創(chuàng)的技術50多項,專利合計12580件,這個技術成果和研發(fā)的速度令對手感到可怕。有如此技術能力的在中國其他國產(chǎn)汽車品牌上看不到,只有在手機界的華為可以值得相提并論,這解釋了為什么迪粉最愛談的就是比亞迪和華為。
再牛的技術,最終是要為產(chǎn)品服務的,不能民用化只能躺在實驗室里的寫論文拿獎金的技術我覺得是耍流氓(比如各種曇花一現(xiàn)的新電池技術新聞),把技術賣的太昂貴,讓老百姓難以享受到科技的實惠的也是耍流氓(沒有國產(chǎn)汽車的崛起,就算外資汽車耍流氓也無可奈何)。而比亞迪王朝系列里所集中展示出來的技術,都是咱們中國人自己掌握的,不用額外付給老外一筆高昂的技術轉(zhuǎn)讓費,不再受制于人,也能讓大部分人買的起。這些技術歸納起來,我認為在汽車的三個主要方面得到顛覆性的革命,即更省、更快、更安全。其他諸如科技化、智能化方面的進步都暫且不說。
首先說更省,比亞迪電動雙?;靹蛹夹g的推出,讓市區(qū)真正做到如電動車般0油耗,還有比不用油只用電更省的汽車嗎?這時候可能有人要說了:拉倒吧,論混動技術,豐田才是世界第一,你比亞迪這混動明擺著就是騙補貼的怪物,有本事你不充電看看誰省油?對于這種質(zhì)疑,前半句我也同意,在傳統(tǒng)混動領域,豐田得益于自己最早申請的行星齒輪技術,把混動技術壟斷至今(專利明年全部到期)。我也體驗過雷克薩斯的混動,簡單點說,他更像是燃油車,只是將節(jié)能技術做到極致,而比亞迪的雙?;靹?,更像是電動車,將純電發(fā)揮到極致。各有優(yōu)缺點,不能拿自己所長攻別人之短。質(zhì)疑的后半句,說騙補和不充電比油耗,這就是赤裸裸的耍無賴了。要解釋這個問題,咱們得把高度提高到全球能源安全、中國的國家戰(zhàn)略層和環(huán)境保護上面去了。什么?你不聽,不管你的事?好吧,我也不多說了,因為說不說都會以不可逆轉(zhuǎn)的國家意志去執(zhí)行,全面電動化是大勢所趨,你就算不滿也無濟于事。(備注:我隨便匯報下我開秦兩年多的能耗情況:總里程50000公里,其中市區(qū)純電32000KM,累計百公里平均能耗2升+11度)
如果說更省是雙模技術與生俱來的,那更快的加速度就是汽車核心優(yōu)勢了。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加倍的動力提供加倍的自信和激情。秦的出現(xiàn)將中國品牌汽車百公里加速世界排名提升了至少50名以上。唐的出現(xiàn),讓中國品牌汽車首次進入世界百公里5秒內(nèi)陣營,具備這樣的加速能力的不超過五款。在比亞迪王朝隨后將推出的二代唐和漢,百公里加速將再次提升到3.9秒,甚至2.9秒世界頂尖級別。這時候有個聲音又出來了:電機加速本來就快,有什么了不起!跑那么快有什么用?我只是買菜而已。這個質(zhì)疑也有點意思,因為在比亞迪之前,我們很少看到這樣的質(zhì)疑,更多的是看到神車黨開著GTI在秀速度,看到汽車愛好者開著各種爆改車轟隆隆的在路上飆,看到國外汽車賽事里的跑車的炫酷,在談論布加迪威龍、邁凱輪、蘭博基尼等車時會打心眼里為別人家的車感嘆真牛逼。而到了比亞迪做出來了,你說沒有用?為什么秦上市兩年半以來,沒有一個可以媲美的競品出現(xiàn)?或許我們都低估了比亞迪雙模和542技術的難度。我親歷過去年上海車展,從比亞迪新能源展臺上圍觀的老外眼神里,我讀出了比亞迪大寫的牛。
要說比亞迪汽車的安全性,如果大家經(jīng)常逛論壇的應該見識的比較多。其中比亞迪S6的“公路坦克”名聲就是這么撞出來的,后來S7和唐也繼承了它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不過今天我說的安全還不僅僅這個被動安全,而是在發(fā)生事故前的主動安全技術。因為比亞迪有電動化的基礎,才有實現(xiàn)電控技術的可能。將機械控制速度的200毫秒縮短到電控20毫秒,理論上可以讓出現(xiàn)事故的幾率降低十倍,在車輛失控即將翻車或者碰撞的情況下通過電控技術調(diào)整回來,化險為夷,減少事故人身傷亡乃汽車安全的最高境界,沒有什么比生命更寶貴。對于這一領域,比亞迪王朝系列將真正的進入到一個“前所未馭”的時代,我也不知道比亞迪最終會帶給我們什么驚喜。我也不知道到時候質(zhì)疑的人又會說什么?不再談安全,不再談動力,不再談技術,談外形和內(nèi)飾?或者車標?不過看著如今比亞迪在外形內(nèi)飾上的進步,在品牌上的醒悟,估計到時候也沒有多少可噴的了。
(在美國運行的比亞迪電動大巴,這樣的大巴分布全球200個城市)
你認為比亞迪的王朝就這幾輛百公里5.9秒,4.9秒,3.9秒,2.9秒的車嗎?NO!這還不夠,比亞迪真正可怕的王朝的是圍繞在背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新能源產(chǎn)業(yè)鏈。從太陽能到儲能,到電動大巴,到各種專用車和商用車,最后才是我們經(jīng)常看到的秦唐宋元。。。每個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都會相互促和降低整體成本,這套組合拳打起來的威力肯定勝過單打獨斗的散兵游勇。
看到這里,如果你是不帶任何傾向的路人,你應該會認同比亞迪王朝系列的確有自己牛逼之處,如果你是有正直感,稍微有那么一點中國情結(jié)的人,應該會覺得比亞迪真的為咱們中國汽車爭了口氣,在某些方面的確值得國人驕傲。可現(xiàn)實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比亞迪充滿爭議性,總是有人褒有人貶,就如前文我說的,你說比亞迪好,就有人說你是托,是在吹牛逼。這是為什么?
要回答這個問題,咱們得看清幾個事實:
1.網(wǎng)絡上看到的現(xiàn)象不足以代表整個品牌的形象。這點我深有感觸,最近很長一段時間我是沒有事做,用我的秦加入到專車司機行列,在有電有空的時候我會順路接單,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乘客,讓他們感受到新能源汽車,聽聽他們的意見,這對于我這樣的新能源汽車愛好者真是一件美事。從這些最基層的老百姓的反饋來看,我?guī)缀鯖]有碰到真正反感比亞迪這個品牌的乘客,唯一有一次有個UBER女乘客看到是比亞迪取消訂單,再次下單后我再次接單,上車后她表示了歉意,她沒想到比亞迪發(fā)展變化這么快,還有秦這樣的新能源汽車。平常我也不用刻意去介紹秦,但是很多時候乘客會被360度全景影像所吸引(其中包括來綿出差的兩個韓國人),然后開始聊起秦的各種功能。有的人會被遙控駕駛、云服務等驚倒,當聽到唐可以野外刷火鍋時一陣樂。最多的是詢問充電和純電續(xù)航等細節(jié),在消除很多認識上的誤區(qū)后都會表示這車靠譜,應該會成為以后潮流。我在開秦滿2年后轉(zhuǎn)籍的時候掛了半個月臨牌,這個期間上車的乘客很多被誤認為這是一輛新車。如果秦的漆面、內(nèi)飾和整車質(zhì)量不好的話,不可能會有這樣的評價。唐在各方面比秦高了一個級別,唐車主曬出的幸福和優(yōu)越感就不用多說了。
而反觀網(wǎng)絡上,我們會看到不少對比亞迪的吐槽和批判,汽車這個圈子就這么大,如果你也是汽車愛好者,可能越是關注,聽到的各種聲音也更多。但事實卻是,網(wǎng)絡上的人群只能代表少數(shù)。在汽車之家2014年度中國汽車市場品牌研究報告里,比亞迪在公眾心目中已經(jīng)樹立起的品牌形象要素集中在創(chuàng)新進取和技術領先。經(jīng)過2015年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fā)展,相信這個品牌形象會更加鞏固,期待汽車之家的再調(diào)查。
2.網(wǎng)絡上我們所能攝取到的信息,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其輿論主導權在于車企公關預算費用所決定的。這一點是行業(yè)公開的秘密,媒體作為商業(yè)公司,約稿收費也無可厚非。把好的方面廣而告之,也可以把負面信息刪的干干凈凈,沒有錢肯定是搞不定的。更有甚者,某些車企把矛頭對準了別人,雇傭?qū)I(yè)水軍發(fā)帖抹黑對方,(比如最近網(wǎng)上爆出的以“范總”為首的水軍集團,專黑比亞迪),像這樣復雜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你能分辨嗎?所以,當你看到某司負面消息時不用太激動,如果某個事件集中在同一時間全網(wǎng)瘋傳,這背后一定有妖孽,要達到這個傳播效果必須有人花錢推動。在商業(yè)化如此嚴重的今天,能有迪粉這個群體不為名不為利的仗義執(zhí)言,還會被誤會成托和五毛,你說容易嗎?
3.比亞迪的超常規(guī)發(fā)展的確是“得罪”了不少人。把TID動力總成搞出來,你讓GTI的黃金動力總成優(yōu)越感何存?在研發(fā)過程中被各種卡脖子威脅的事情想必行內(nèi)人都略有耳聞;插電混動繞過了豐田混動的專利路線,還得到國家支持和補貼,這讓一大波日系粉視為眼中釘,網(wǎng)上追著迪粉罵;在中國特有的地方保護政策下,比亞迪在北京和上海都不受人待見,各種明規(guī)暗卡,如果稍有不慎則被黑出翔的節(jié)奏;電動大巴出口歐美韓國日本都沒問題,可在香港某些人看來就是辣雞,被國內(nèi)傳統(tǒng)巴士粉鄙視和嘲笑。比亞迪的7+4戰(zhàn)略,不僅乘用車,包括商用車和專用車所有領域能用油的地方都要用電革命掉,這讓他們怎么活?這還沒完,最近又爆出比亞迪將生產(chǎn)電動輕軌。。。。
除了以上這些原因,還有比亞迪本身在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錯誤導致了口碑不好,每個品牌都有歷史原罪,比亞迪也不例外,可是比亞迪太年輕了,再過20年或許大家就忘記或者原諒他的錯了?,F(xiàn)在回過頭來想,為什么當初要喊出那兩個第一,或許是看到中國巨大的汽車市場必然誕生最大的中國車企,也或許因為當初F3的銷量神話讓自己膨脹。但是不得不承認,王傳福判斷是對的,而且在今天也將新能源汽車做到了第一。為什么當初要說分分鐘造出特斯拉,或許是比亞迪不服氣,同樣成立十多年的美國公司,就因為走了一條高大上的路線,引國內(nèi)很多人頂禮膜拜?;蛟S是比亞迪當時還不明白中國人到底需要什么樣的車而被特斯拉驚倒了?,F(xiàn)在看來,當4.9秒的唐上市,當二代3.9秒唐和2.9秒漢計劃公布時,現(xiàn)在的你還覺得造不造特斯拉是個問題嗎?
技術的比亞迪一切以技術說話,工程師思維的簡單直白,就算你說的對,可是給外人就有吹牛逼的假象。今天的比亞迪又從技術上講了,比亞迪用13年打造的王朝走過了國外130年的汽車歷史,可是你如何超越國外車企130年的口碑和品牌積累?這是比亞迪未來面臨的課題,我覺得這個比搞技術還難。當然這不僅僅是比亞迪的問題,而是整個國產(chǎn)汽車產(chǎn)業(yè)的問題。振興民族汽車工業(yè),需要國家政府,車企,媒體和我們廣大車主一起努力。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首批車主,我在這里也呼吁,希望越來越多的國人早日醒悟過來,放下虛無的面子思想,重新認識和親身去體驗最新技術水平的國產(chǎn)汽車,以使用國產(chǎn)品牌為榮,不用迷信外資品牌,用手里的鈔票為中國汽車投票,這樣下去我們期待的真正王朝將提前到來,不用再等100年,那一天將不僅僅是比亞迪的王朝,而是整個中國汽車的盛世王朝。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迪夢人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kol/43049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ǎng)(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所有,如需轉(zhuǎn)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