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 ADS2.0 輔助駕駛能力無限接近 L3」,看起來,余承東對這套系統(tǒng)有足夠的信心。
4 月 17 日,AITO 問界 M5 系列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版正式上市,比同系列車型價格上漲 2-3 萬元。
純電后驅版 28.98 萬元,四驅版 30.98 萬元
增程后驅版 27.98 萬元,四驅版 29.98 萬元
從產(chǎn)品力上來看,余承東將其稱之為「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雙天花板」的車型,原因在于除了最新升級的 HarmonyOS 3 智能座艙之外,這是首款搭載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tǒng) ADS 2.0 的車型。
在問界 M5 智駕版上市前一天,華為發(fā)布了HUAWEI ADS 2.0 方案,這也是華為在智能駕駛領域技術的最新成果。
余承東介紹,ADS 1.0 已實現(xiàn)基于 Transformer 的 BEV 架構,而 ADS 2.0 則進一步升級——道路拓撲推理網(wǎng)絡進一步增強,即使無高精地圖也能看懂路,以及紅綠燈等各種道路元素。
對華為而言,問界 M5 智駕版的量產(chǎn)上市,正志著華為的智能駕駛系統(tǒng)再次走上一個臺階。
01、ADS 2.0 軟硬件買斷價 6.6 萬元,什么水平?
問界 M5 改款是第三款搭載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tǒng)的產(chǎn)品,但感知硬件與極狐阿爾法 S HI、阿維塔 11 有所不同。
比如在感知硬件上,極狐阿爾法 S HI、阿維塔 11 一共搭載了34 個傳感器,問界 M5 智駕版只有27 個,包括:
1 顆激光雷達(減少 2 顆)
3 顆毫米波雷達(減少 3 顆)
11 個攝像頭(減少 2 個)
12 顆超聲波雷達
除此之外,智能駕駛芯片也從 MDC810 換成了MDC610,等效算力上前者為 1088TOPS,后者僅為544TOPS,相當于兩顆 Orin 芯片的差值。
在問界 M5 上,ADS 2.0 的硬件方案做了「減配」,但在能力上被余承東視為「行業(yè)新高度」。
這是為什么?
這里的關鍵原因在于華為采用了和特斯拉類似的占用網(wǎng)絡算法(Occupancy Networks)。
2022 年,在特斯拉 AI Day 上,Autopilot 團隊首次詳盡地介紹這一技術:將占用網(wǎng)絡(Occupancy)引入到自動駕駛中,將現(xiàn)實世界映射到矢量空間,可以實現(xiàn)更好體驗的車輛規(guī)劃。
簡單來說,特斯拉會通過 8 個攝像頭的視頻流,形成一個基于 3D 定位的「可見空間」,將這塊區(qū)域掃描到的物體邊緣用方塊顯示,類似《我的世界》游戲中對于各類建筑物的網(wǎng)格化描述,并渲染到向量空間,以此來呈現(xiàn)現(xiàn)實世界。
通俗的解釋,占用網(wǎng)絡并不需要知道前方具體是什么障礙物,只需要知道它的位置阻擋了行駛路線,就可以下決策躲過它,這能覆蓋絕大多數(shù)長尾場景,也能從根本上解決自動駕駛算法迭代進化中的數(shù)據(jù)焦慮。
華為將這一技術稱為 GOD 網(wǎng)絡,也就是增強道路拓撲推理網(wǎng)絡。
從華為演示的實測視頻來看,面對城區(qū)多次出現(xiàn)占道場景,問界 M5 智駕版都完成主動避讓,而遇到在城區(qū)無左轉燈路口場景時,可以實現(xiàn)自主左轉并禮讓行人,并且當駕駛員偶爾分神也能實現(xiàn)緊急制動。
在高速路段,問界 M5 智駕版支持高速匝道自主匯入?yún)R出、自動超車避讓大車、進出隧道識別障礙繞行避險,以及自動識別動物減速避險等功能。
余承東表示,問界 M5 智駕版在平均人工接管里程、匝道匯入成功率、匝道接管次數(shù)等方面均處于行業(yè)領先位置。
基于這種高效的能力,余承東也公布了相當激進的城區(qū) NCA 計劃:
除了已開放的深圳、上海、廣州,今年二季度落地包括杭州、重慶等 5 個城市,三季度實現(xiàn)15 個無圖城市的落地,四季度新增至45 個城市。
隨著高階智能駕駛方案逐步落地,ADS 方案也探索其商業(yè)化路徑:
ADS 1.0 一次性購買 32000 元,訂閱包年 6400 元,訂閱包月 640 元
ADS 2.0 一次性購買 36000 元,訂閱包年 7200 元,訂閱包月 720 元
簡單計算,按照余承東所說的「問界 M5 智能駕駛系統(tǒng)的成本是 3 萬元」,以純電后驅版(25.98 萬元)為例,一套帶城區(qū) NCA、AVP 等功能的 ADS 2.0,買斷價格為 6.6 萬元(軟、硬件)。
02、問界 M9 提前兩季度預發(fā)布,華為也等不及了
在宣布問界 M5 智駕版之后,余承東還來了個 One more thing:問界 M9 的預發(fā)布,售價區(qū)間為50-60 萬元,將于今年四季度上市。
如果說問界 M5 代表著華為最新智能駕駛技術,那么華為智能汽車全棧技術解決方案將在問界 M9 實現(xiàn)全量上車。
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的基礎上,9000 噸一體壓鑄、華為百萬像素智慧大燈、AR-HUD、AI 大模型等技術全都上車。
以 9000 噸壓鑄工藝為例,同一部位集成零件數(shù)可以減少 212 個,連接點數(shù)減少 1440 個,實現(xiàn)目前全球最大的一體壓鑄后車體。
除此之外,余承東也提前兩個季度劇透問界 M9 的三個關鍵詞:全尺寸、全智能、全場景。
作為問界 D 級平臺的首款作品,問界 M9 車長達到 5230mm,軸距 3110mm,與理想 L9 的尺寸相近。
面對喊出「500 萬以內最好的 SUV」的理想 L9,以及「比 500 萬以內最好 SUV 更好」的魏派藍山,余承東毫不客氣地將問界 M9 拉到「1000 萬元」的門檻。
從問界這兩款新車可以看出:華為的智能駕駛將進入大范圍推廣期;另外,華為智能汽車全棧技術解決方案也在持續(xù)迭代。華為的技術能否上車,問界車型是個非常好的擴展「朋友圈」的載體。
在牽手華為之后,賽力斯迎來了輝煌時期:問界去年全年實現(xiàn)銷量7.5 萬輛,成為 2022 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和話題雙重紅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自問界品牌誕生以來,華為在每款車型的產(chǎn)品定義、研發(fā)、設計、測試以及營銷和服務運營等層面,均有不同層次的參與,這類似「合伙人」的角色,將華為智能汽車全棧技術推向臺前。
但面對競爭更加激烈的市場,今年問界的銷量卻面臨了很大的考驗。
「問界去年還是資源車,賣得不錯,大家都在搶,今年開始車就已經(jīng)很難賣了」,一位問界經(jīng)銷商透露道。
事實上,自今年以來,問界已經(jīng)降價數(shù)萬元,試圖通過價格吸引消費者,但效果并不明顯。
這也說明,價格并不是問界銷量下滑的核心因素,而是目前在售車型的產(chǎn)品力相對不足,再加上特斯拉 Model Y 的頻繁降價,以及不斷向下擴展市場的理想 L 系列,問界 M5、M7 可以說是處在左右夾擊的局面。
銷量數(shù)據(jù)也可以證實了這一點。
今年第一季度,問界已經(jīng)下降到單月 3000 臺左右,相比今年全年交付 26 萬臺的目標,平均每個月要交付超過 2 萬的目標,問界還有很大的銷量缺口亟待填補。
這樣的銷量下滑趨勢,其實早有預兆。
在問界 M5、 M7 早期車型上,華為沒有把最強的ADS 高階自動駕駛塞進問界的產(chǎn)品中,而是選擇把落地快、用戶感知度較高的鴻蒙座艙在這輛車上全力輸出,這確實能夠吸引不少關注華為的用戶購買,銷量持續(xù)走高。
但隨著華為用戶中的意向購車群體紛紛購車,頭部造車新勢力也陸續(xù)推出了更強的智能座艙產(chǎn)品,以及更卷的價格配置,問界的產(chǎn)品短板一次次被放大。
如今,一款是華為智能駕駛最新技術、一款是滿配的華為全家桶相繼量產(chǎn)上市,問界的銷量能否達成余承東今年的目標,這還要看最終的市場表現(xiàn)。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kol/20063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